不論宋氏是否心甘情愿,一摞農書都被送到了她的桌上。
這些書叫她瞧了就眼前一黑,四爺竟然把歷代著作都給搬來了。
分別是西漢的氾勝之書、北魏的齊民要術、宋朝的陳敷農書、元朝的王禎農書以及明朝的農政全書。
宋氏從來沒有接觸過農務,完全不知道從哪里下手。
四爺卻鐵了心讓她讀不懂也得讀,讀一遍讀不懂,那就一百二十遍走起,總能夠讀懂的時候。
必須定期上交讀書心得,要是學習態度不端正,那就從份例里面扣。鮮亮的布料、貴價的炭火、精美的首飾等等都可以降檔。
這都是什么事啊誰家后院是這樣的
宋氏被逼迫著開始看書,她有點后悔了,早知道就不多嘴去說茉雅琪該怎么教育。
現在后悔已經遲了。如果不讀,四爺就認定她對女兒的關心是空口白話,那么月錢還是要扣的。
由此一來,雍郡王府的這個春節格外平靜。
比起去年鬧出了弘暉差點落水事件,今年每個院子都在讀書。
福晉自不必說,她對佛經的誦讀之虔誠,讓人覺得她不該在府里而該在廟里。
宋氏開啟了被動學農,還新提拔身邊的一位侍女。
侍女谷雨本來是做粗活的,因為小時候幫著家里做過五年農活,這會能幫襯宋格格理解農書上寫的那些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句子。
李氏也在讀書。
自從長子弘昐點燃在學習洋文上語言天賦,她作為生母是被四爺給安排上了英吉利文從入門到精深的書籍。
李氏不似宋氏,最初四爺提及讓她讀書,她沒有表現出為難。盡管對自己沒有信心,但還是當場表態愿意學。
一來,不愿與四爺的意思對著來。
另外也私心琢磨著,學習英語必要有人教導,豈不就是能與四爺有更多相處時間除了四爺,也找不到其他合適的教書先生。
事態正如李氏想象的發展。
七月里,先讓她把字母給認全了。
八月初,四爺回到了府邸居住。其后兩個月,隔三差五就來教她英吉利文,從發音開始,還給了一套叫音標的發音規則,能對照著念。
然而,與想象中紅袖添香的場景不同,四爺在教學中十分嚴厲。
雖然沒有戒尺鞭策,但那種氣氛之可怕,仿佛背后有兇窮極惡的野獸窮追不舍。一旦學習進度慢了下來,就會被那些野獸撕扯碎片。
李氏不敢對外說起這樣的比喻,但這種真實可怖的學習感受徹底粉碎了她的幻想。
最初怎么就天真認為多些時間與四爺相處是好事自己真是被鬼迷了心竅,過去那些年早就知道四爺處理政務認真,憑什么認為他教學就不嚴格
何止是嚴格。
李氏親身體會到四爺隨著年齡增長也越發威壓甚重。她學習英吉利文,仿佛就是做單選題。要不就是跟著進度學會,要不就是會死。
原本的小心思碎成了渣,被風一吹都散了。每一天祈禱一件事,四爺最好忙到直接住在玻璃廠,能別回府抽查她的英文功課。
這會,李氏不再羨慕武氏。
武氏在北郊莊子的日子應該不好過。
讓她得以進封側福晉的試種牛痘功勞,這種搏命的事究竟是不是出于主觀意愿,還真的不好說。
卻也多少閑心可憐別人。
李氏學得天昏地暗,比入宮選秀學規矩還要累。整天就兩件事,照顧兒子與學習英語,就連做夢也是默寫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