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一年的春節,比以往都寒冷了一些。不是天冷,而是部分人的那顆心拔涼拔涼的。
胤禩想破腦袋也沒想到,汗阿瑪所謂的厚禮居然是一套書。
既然以套論,當然不只一本。
總共分為三冊。分別是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英文版、對應的漢譯本,以及對此書的解析版從零開始學原理。
皇子從老大到老十四,每個人都發了一套。
康熙也給宗親、朝臣家發了。不難發現能拿到書的,都是在京城有些牌面的人家,多數人的孩子都去上書房念過書。
然而,真的很難去判定在皇上面前有一席之地是否值得開心。
康熙給送書,不會允許你放在書架上吃灰。
拿到書的人不約而同想起一百二十遍魔咒。
回想在上書房念書的那些年,康熙的教育理念很嚴格。不只對皇室子弟有要求,對皇子伴讀也同樣標準甚嚴。說是讀一百遍記不住弄不懂書籍內容,那就背誦一百二十遍。
離開了上書房,居然還要再讀書。
胤禩讀了幾頁就開始腦袋發脹。
他是真的不善數理。雖然原理的解析版寫得足夠詳盡明了,但讓人看了就想打哈欠。
更不提每一章后面有自測題,來驗證究竟有沒有讀懂牛頓的公式理論。他做了一章,十道題就對了一道,多么慘烈的分數。
大年初三,胤禩到胤禟家串門,憋不住提了一句。
“也不知道是誰讓汗阿瑪動了發書的念頭,今年春節都要在一心向學中度過了。”
“弟弟也想知道,能好好問候對方一下”
胤禟說得同仇敵愾,仿佛真的一無所知。
“這書的漢譯本署名圓明居士,解析版落款五三山人,全部是聞所未聞的外號,也許汗阿瑪不知從哪里找的隱士高人。”
才怪
胤禟心里狂喊,他認為自己能推測出真相。
牛頓的原理就是四哥要他設法買來的。
所謂「五三山人」,這就是化名。一定是四哥為了避免眾兄弟報復,才署名五三而不敢提一個四字。
早知今天要苦讀,當初就不該那般實心眼地幫著四哥買書,送四哥金銀珠寶、綾羅綢緞都比送書要強千百倍。
后悔卻遲了。
胤禟不傻,所以選擇對胤禩也無懈可擊地隱瞞了真相。
既然汗阿瑪沒有以四哥的名義印書,這事就不能從自己口中露餡,否則就是給四哥拉仇恨,更會讓汗阿瑪不滿。
何況,仔細算來自己也是造成大伙過年要苦讀的幫兇,稱得上始作俑者之一。爆料四哥,不等于把自己也賣了。
此刻,胤禟想得很明白,手心手背都是肉。
把某些猜測瞞著八哥,對他造成不了任何傷害。說到底就是讀一套書,書是誰翻譯的又是誰解析的,這會已經不重要了。
真的不重要嗎
說心里話,胤禟也想把始作俑者揍一頓,但考慮到那約等于要把他自己也給打了,故而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