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卷不是一件好差事。
不出武拂衣所料,呈給康熙的七十三份讀書心得大部分都很辣眼睛。
說得好聽點寫出了天花亂墜之感,說得真實些就是東拉西扯不著要點,更有甚者否定了經典力學原理,用上了天上星星住著神仙的一套說辭。
當然了,也不全是不堪入目的文章。
矮子里面拔高個,還是能挑出兩三個像樣的回答。
像是胤禎是被無意中被訓練出來,因為得了四哥的要求在書庫里找伽利略相關書籍,就從伽利略聯系到牛頓。
他不懂意大利文,也能主動找傳教士翻譯了幾篇。
雖然對兩人的理論體系還是搞不清楚,但也能找出些有價值的發現,比如伽利略為牛頓的理論奠定了基礎,頗有一脈相承之勢。
武拂衣在編寫原理解析時,沒有直接提及牛頓的前輩們都有誰,希望讀書的人主動去尋找物理學的發展脈絡。
很可惜,除去十四收到了風聲,又扣除胤禛代筆的雍郡王答卷,其余七十一份讀書心得中僅有一人做到了。
對于鶴立雞群的答題者,閱卷人多看一眼姓名再正常不過。
落款是納蘭富森,乍一聽有點陌生。京城里,似乎沒怎么聽說過這號人物。
不過,此次呈交讀書心得的人都是被康熙贈書在先。即便鮮少聽聞其名,也不會是徹底的無名之輩。
武拂衣很快想到了,納蘭富森名不見經傳,但他的父親卻聞名天下,正是故去十七年的納蘭性德。
富森是納蘭性德的遺腹子,其生母卻不為眾人所知,據說可能是江南女子沈氏。
在他出生之后,被祖父明珠帶回了府撫養。他的母親卻未同行,究竟是不是沈氏,明珠家也是閉口不提。
一晃十七年過去,富森在京城的存在感遠不如兩位兄長。
康熙或是念著與納蘭性德的情誼,哪怕罷黜了其父明珠宰相之位,而且近年不再重用他,但在送書時不曾遺漏納蘭性德的孩子。
回到讀書報告上,皇子中以七貝勒胤祐寫得最為認真。
雖然談不上有突破性想法,卻能看出他真的把一套三冊書籍都仔細看了。
然后,武拂衣發現少了一個人,她手上沒看到太子的答卷。不知是康熙有意壓下沒給,還是胤礽壓根就沒有交
“說說吧,你覺得這些人誰該排前三”
康熙在一旁圍觀,心里有些遺憾,這堆寫得亂七八糟的玩意沒能讓老四當場黑臉。
也是怪自己,以前讓老四戒急用忍,眼下看不了兒子變臉的好戲。
武拂衣可不給康熙看戲,雖然解析一書是她編撰的,但對于眾人未能讀懂并無怨念。從無期待,也就不會有失望。
眼下就事論事,把納蘭富森、胤祐與胤禎的答卷依次擺開。
“兒臣以為這三份寫得尚佳。”
武拂衣一一給了點評,沒有隱瞞此前讓十四去搜集伽利略書籍一事。“十四弟算是被領到了捷徑的路口。可請恕兒臣直說,哪怕有捷徑也要自己愿意走。”
“你倒是實誠。”
康熙聽了被提名的三份答卷,是與他的閱卷判斷一致。老四給出了這樣的評判,幾乎沒有夾雜私人感情偏向。
也就接著問了下去,“既然看過了這些答卷,那么你認為誰合適接手分廠”
武拂衣卻沒再直言不諱,評價讀書報告是一回事,可以依照文章內容做客觀判斷。推薦暴利玻璃廠分廠的負責人就不同了,學識不是關鍵,忠誠才是。
“汗阿瑪恕罪,兒臣認為此次讀書心得的優劣,不宜作為分廠管理者的判斷標準。”
這就表明態度,“對大玻璃窗技術進行進一步突破并非當務之急,對現有技術的保密才是重點。得汗阿瑪教誨,眾兄弟必是愿意守口如瓶。也許有人對下江南并無興趣,不妨以此為考慮。“
該說的,就說到這里了。
大塊玻璃窗的技術能掙錢,這會說康熙教導有方,也許他愿意信任兒子選一個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