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派皇子把交易價格給摸查得清清楚楚,那以后還能多少賺差價的空間
假設一家店鋪,東家非常信任掌柜,掌柜也效忠東家。
但是東家對于商品的貨源地、運輸的了解九成是通過掌柜稱述,長久以往,掌柜能保證不去中飽私囊嗎
哪怕東家的本意是默許掌柜可以抽成,但東家將貨源詳情搞得一清二楚與模棱兩可,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狀態。
康熙與曹寅就是類似關系。
江寧織造隸屬內務府,亦官亦商。
曹寅效忠康熙,而他連續四次負責圣駕南巡花銷不少,這些錢要從哪里來
武拂衣推測,康熙以往很可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他對東瀛貿易有看中,但又不夠重視。
起碼不會像是重視三藩、準格爾部那樣的重視。因為東瀛隔著一片海,而其他的是陸地上的威脅。
地理環境限制了思維的邊界。
哪怕有海船出現,哪怕海上貿易展開多年,哪怕明朝有過倭寇侵邊,但是遠慮太遠,不如先應對近憂。
這次驚爆走私案,反倒是一個契機。
讓康熙對東瀛投注足夠的重視,而不能讓某些人混淆視聽將此糊弄過去,繼續維持以往海貿的交易流程。
某些人說誰
可以是胤禩。他若是想與江南官員交好,或是暗中與曹家走得近一些,那么勢必會從中出力保住曹家的利益。
當下,武拂衣給胤禟澆一盆冷水就是讓他口風緊些,別在老八面前瞎嘚瑟。
疏不間親,話也不能直白了說,要迂回一些。“九弟,可別覺得汗阿瑪一定會把我們放出去。不說旁的,你想出海的消息傳到宜妃娘娘的耳中,一定會擔憂你的安全,你得先讓她安心才是。”
至于德妃是不是會舍不得老四出海
那就要說母子關系沒那么親厚,有時也是一樁好事。
何況,武拂衣不把德妃當親娘,不可能事事顧忌她的感受,這就是與胤禟最大的區別了。
胤禟聞言,正想說江南與京城相距甚遠,額娘怎么可能知道他想偷跑去玩。
話未出口就想起一個人來。他身邊是沒奴才膽敢打小報告,但架不住八哥做事不避諱八福晉,萬一郭絡羅氏傳點消息回去呢
“四哥,你放心,弟弟會安排好的。”
胤禟決定了,這回絕不對外透露一個字,對八哥也是閉口不提。
反正八哥對出洋也沒興趣。這種差事風險度太高,又很難說要耗時多久,不是他喜歡做的活。
“那就好。我們拆船的舉動也瞞不了太久,是時候回江寧了,回去后你把握一下措辭。”
武拂衣猜測康熙已經知道兩個兒子拆家的消息。
這時候就要看胤禟的演技了,如何才讓人們不把拆船與出海聯系到一起去。
當然不能全指著老九保密,更要做提前準備,讓康熙覺得派老四去是最妥當的事。
這就要看胤禛的折子寫得怎么樣了。
僅僅有白銀利潤不一定能說服康熙派皇子遠行,還得有一些其他因素。
胤禛就是在找這個“其他”。
俗話說,以史為鑒,可知興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