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憑什么推斷出十四寫的話本
這一題,胤禛會答。
“我是那混小子的親哥,他寫的文章沒看過千百也看了八十,能不知道他字里行間的遣詞習慣嗎遠的不說,近的那次摸底考,他的答卷也還在書架上躺著。”
胤禛為了編寫理學院教材,將每一位考生的答題思路都反復琢磨透徹。全面了解學生水平與解答問題的想法,才能寫出適合學生的教材。
理學院以成績分成甲乙丙丁四個班級。
雖然都用一套教材,但他在定初稿時就已經給區分了四個不同班級,對應的由淺到深的學習進度。
胤禛又道,“你也不會無緣無故買話本。擺明了這批書的作者有一兩個值得關注。由此聯想到十四身上,非常正常。”
武拂衣聞言點了點頭,知弟莫若兄,這番解釋倒也合理。
但沒讓他避重就輕,“那么你點評羅大貴與朱小妹劇情俗套,言下之意是看膩了這般套路了所以說,你從哪里獲得豐富經驗的”
“這還用問“
胤禛輕揚下顎,老鬼不就是暗指他背地里偷偷讀話本,他卻根本不用去讀。
“把宮里那些事琢磨透徹了,可不就是瞧夠了諸多離譜到超出真實的橋段,比如”
武拂衣豎起耳朵,倒要聽一聽宮闈秘聞。
這是從胤禛口中說出的秘聞,雖然不敢保證百分百是真,但比市井流言有鼻子有眼。
胤禛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比如,董鄂妃并非選秀入宮,是順治帝奪將領之妻。
偏偏,順治為了那個女人神魂顛倒。在其死后,竟是讓茆溪森給他剃度出家,竟然連皇帝也不想做了。
子不言父過,也不該議論祖父的私情。
“離譜的事,你少打聽。”
胤禛切換到不茍言笑的神色。老鬼本就行事不羈,不能給她范例,免得她越走越偏。
“總之不必讀那些話本,我自是知道里面的各式橋段。”
武拂衣聽故事的胃口被吊了起來,卻慘遭作者無情地宣布封筆,這事她能忍
“呵你說知道就知道了我不信,除非你擺出來給我瞧瞧。”
“想讓我與十四似的寫狗血話本,我得多傻才會做這種事沒門,窗都沒有。”
胤禛才不會上當,直接無視這種小兒科的激將法。
之前,接了編寫教材的工作。老鬼提了一堆要求,從公式、符號到遣詞造句,再到例題取材等等,無一不有標準。
給老鬼寫書,這廝甚是嚴格,而給人退稿十幾遍是常態。自己對于正經差事不會拒絕,但額外寫閑暇讀物,她就別做夢了。
武拂衣暗道可惜,很快又心生一計,琢磨著是否需要突破自己的下限
三年前剛剛成為四阿哥。
不甘于一個人摸黑早起去苦逼上朝,是能與胤禛同床共枕,只為第二天把他給一起叫醒,美名其曰同甘共苦。
后來設法擺脫了每日早朝的打工生活,自然沒必要再與胤禛日夜同處一院。
現在要不要靈活機變搞一搞睡前故事系列
留宿于此,每天要求胤禛必須說一則八卦故事,否則就不讓他安然入睡。
心生此計,不動聲色。
將這種損人的想法付諸實踐,還要再等上一段時間。
近一個半月要回城內郡王府居住。
從年初問康熙要了三口自鳴鐘拆著練手,時值深秋也該拿出看得見的成果。四爺府與營造辦自鳴鐘處的距離很近,便于每天往來把懷表盡快搞出來。
這個時代,西洋鐘笨重又不夠精準,而研制出精致小巧、便于攜帶的懷表無疑是巨大突破。
后人看來鐘與表不分家,但放到當下每一小步工藝的精進都是一個質的飛躍。能夠有懷表的制作技術,對于力求防震與精準的航海鐘研制是極大的助力。
武拂衣之所以沒有一步到位搞出航海鐘,就是要一步一步地走,而且不是獨自一個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