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您準備選誰給弘暉做伴讀除了伴讀,小廝、侍衛是否都給配上”
武拂衣報出幾個名字,是胤禛精心挑選的名單。
“除此之外,福晉如有合適的人選也趁早說,本次選擇以品行端方為重。最終,這些人能否入宮還需汗阿瑪點頭批準。”
烏拉那拉氏聽得明白,這是給娘家人一次上進的機會。
此事,她早就考慮過了。
說來也慚愧,以她看來,烏拉那拉家沒有人能給弘暉做伴讀。
兄長們的兒子年齡上合適,但性情上不夠穩重。在逢年過年見面,弘暉與表哥們相處,怕是他照顧表哥們更多些。
在宮里,不夠穩重約等于易惹是非上身。
不是不愿提挈娘家人,但更不愿意弘暉被連累。
今個兒,倒是有點意外。四爺沒有直接決定伴讀人選名單,給了她增加名字的機會。
“一時半刻,妾身也拿不主意。”
烏拉那拉氏沒有立刻回絕這次提名的機會。
如果在弘暉身邊安排自己選擇的人,多少也能添一份心安。
“你要盡快決定,估摸著元宵一過就得上課了。”
武拂衣不會低估康熙的效率。
“之后,人選名單也要讓弘暉過目。畢竟是與他長期相處的人,讓他心里有個底是有必要的。”
烏拉那拉氏點了點頭,對此不予置否。反正弘暉也是在擬定范圍內選人,也沒地方去找離譜的伴讀。
四爺愿意給弘暉選擇權,當然是好事,比事事拘束兒子強上千百倍。
武拂衣眼看烏拉那拉氏神色緩和了,似不經意問“福晉可有其他建議要是有想法,你得早些提出來,才能趁著弘暉尚未進宮布置妥當。”
烏拉那拉氏考慮了一堆弘暉進宮的準備事項,卻是瑣碎小事無需勞煩四爺。
此刻被提問有何建議,僅有一個反應,弘暉今年能夠不出府就好了。這是能說的嗎
武拂衣頗有耐心,神色溫和地看向四福晉。
烏拉那拉氏張了張嘴,欲言又止,但那股心慌的勁頭越發強烈。
想著四爺今晚甚好說話,抬眸又見四爺耐心等著她回話,終是一鼓作氣地說了出來。“爺,能讓弘暉遲一年再進宮入學嗎”
話一出口,烏拉那拉氏就后悔了。
這樣的提議就是與康熙的決定對著來,是她想都不該想的。
武拂衣聞言,有一瞬驚訝。
轉念一想又覺得說得通了,四福晉會如此表達與她今天的憂慮情緒吻合了。
沒有叱責,只是平靜追問烏拉那拉氏。
“原因呢為什么不讓弘暉上學爺信你不是無理取鬧的人,有什么事讓你擔憂你對弘暉的關愛,爺都明白。且大膽地說理由,如果確有其事,一切以孩子的安全為主。”
烏拉那拉氏以為會被厲聲冷叱瞎胡鬧,沒想到四爺還能好言好語地問話,反倒讓她覺得說出這個提議有些胡攪蠻纏了。
“宮里沒事,就是妾身心里不安,總覺得今年孩子入宮不妥當。可能是弘暉要離開家了,妾身一時不習慣。”
是嗎
武拂衣回想去年,弘暉跟著去微服私訪,烏拉那拉氏壓根沒有反對也沒什么不安。
忽然,一個猜測冒了出來。
烏拉那拉氏自幼向佛,這般虔誠頗似前世宿緣。結合歷史上弘暉應是早逝,這兩者之間莫不是有何關聯,讓四福晉對康熙四十三年有特殊反應。
“母子連心,你擔憂弘暉也是人之常情。”
武拂衣有了猜測,卻是不動聲色觀察烏拉那拉氏。
“想你自幼與佛有緣,此時認為弘暉不宜入宮,說不得是感應佛祖冥冥之中的提點呢福晉,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