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拂衣一語道破在宮學內悄悄流傳的禁書內容。
被問訊的三人也沒法隱瞞了。
雖然早就說好瞞著長輩與夫子偷偷讀書,都要講義氣不能把偷看內容說出去,但誰能想到被一猜就中。
胤禎終是交代了來龍去脈,“四哥,書真不在我們身上,在李衛那里放著。”
事情起源于一場打賭。
李衛,康熙二十七年正月初一,出生在江南富戶人家。
今年十六歲,自幼讀過四書五經,奈何一直沒考中科舉。本來想等年紀更大些,捐資謀求員外郎當一當。
買官,自古聽來與貪污受賄有關,但朝廷還真就給合法名額。
只是走一條道很容易被瞧不起,基本就告別正經讀書人了,更要遇上明主才能升官。
去年,柳暗花明又一村。理學院對外招生,考核數理格物,不考傳統經文。
李衛立刻上京試一試。
他對數字很敏銳。也是家學淵源,誰叫家里做生意,讓他從小對數錢在行。
閑著沒事也瞎琢磨,要是他做了官該怎么興修水利,也就對數理計算挺有一套。
這一來真就考上了。排名不高,踩著線過了。
等進了理學院,所處環境一如所料利弊各半。
師資好,學習內容在外不可求,更能和京城權貴成為同學。這些是好處。
不過,理學院并非世外桃源。
尤其是三分之一的平民學子,心理上要承受較大的壓力。
皇上了獎學金,讓他們能夠在京城維持基本生活,而且學校里也足夠的文房四寶,不必擔憂做不起學問。
但與皇室宗親、朝臣子弟來比,平民學子在身份上的差異是用金錢也不能彌補的。
哪怕理學院的夫子們行事公允,但學生之間的抱團在所難免。
李衛入學后就與保泰不太對付。
人與人之間總會遇上氣場不合,兩人的不合不是老古板與不正經的沖突,而是誰比誰更不走尋常路的碰撞。
保泰自認在紈绔一道上在京城是數一數二了,也就胤禟比自己厲害些。
但遇上了成績比他好一些,比他更會玩一些的李衛,這情緒上就有些不對勁。
尤其是去年冬天福全去世了。
盡管談不上人走茶涼,但比起阿瑪與康熙是兄弟的親厚關系,做侄子的總是差了一截。
保泰心里不爽就向李衛找茬。
話趕話,兩人最后決定文斗,就比一比誰更能找到驚險刺激的書。
保泰找了鬼怪故事,李衛則是掏出了半本英吉利文的手冊。
為什么是半本
這書是李衛的父親去廣州做生意時得到的。李父不懂英吉利文,這書就是個添頭。
英吉利商人說此書稱述人體奧秘,但原版是拉丁語,他一邊讀一邊給隨便翻譯了一下。
翻了半本遇上李父問有沒有新奇玩意商人說書的原版不賣,但能把半本自己翻譯的給李父,就是新奇玩意。
李父瞧不懂洋文,但瞧得明白配圖。
既然是人體奧秘,必然要用圖示。
商人也給畫了幾筆。還別說,畫得忒是形象生動,比原版配圖要刺激
出于獵奇,李父把書帶回江南。
李衛也好奇,他也不懂英吉利文,只能看圖。然后直呼好家伙,這是剖腹挖心、斷肢斷腿都給弄上了,不限動物與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