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京時,把書給捎帶上。
想在京城找到懂行的人給翻譯一下書到底講了什么也想碰碰運氣,能否補齊書的下半冊。
斗書之時,李衛祭出這本大殺器。
哪怕從刺激配圖的直觀感受上,李衛已經勝了一籌,但保泰并不輕易認輸。
保泰嘴硬堅持要查一查書的文字內容,誰的更加刺激驚險。他英文也不好,就找上了胤禟。
半本英文手冊,兜兜轉轉,終是給翻譯出來了。
它是英吉利人威廉哈維在1628年寫的心血運動論。半冊內容主要寫了一件事,批駁了在歐羅巴流傳千年的蓋倫理論。
古羅馬的蓋倫認為,吃下去的食物通過肝臟產生血液。
這些血液又通過“三種靈氣”被帶到體內各個部位,被身體再次吸收。如此往復,有了血液潮汐論。
由于蓋倫是古羅馬的神醫,這一理論被封為圭臬,在歐羅巴盛傳千年之久。
16世紀初,西班牙醫生米凱爾塞爾維特發現了血液肺循環,對于蓋倫的血液潮汐論提出了質疑。
但這一發現與當時神學理念相違背,反三位一體的觀點讓他遭受了宗教迫害,將其視為異端邪說被處以火刑。
哈維在賽爾維特死后的七十五年,完善了血液流通理論的體循環說。
通過從動物到人類的大量解剖實驗,以及通過活人的實驗,終是證明被封為圭臬的蓋倫理論是錯誤的。
不過,1628年血液循環論提出后,再次遭遇了歐羅巴大批宗教、醫學人士的批駁。
蓋倫的理論豈可被挑戰
搞解剖、活人實驗的哈維就異端,豈止是要封殺,更是要把他像賽爾維特一樣搞死。
哈維的運氣比前輩好,他是英吉利國王查理一世的御醫而深受重用,才免于幸難。但他活著的時候,血液循環論始終沒被學界接受。
事情的轉機發生在他去世后的四年。
1661年,意大利學者觀測到了動脈與靜脈之間的毛細血管,證實了哈維學說的正確性。
李衛捎來的半冊書籍,大概就寫了這些。
而有關哈維與賽爾維特的不同命運,是英國商人在一旁寫的吐槽式批注。
經過胤禟推測,缺失的下半冊應是哈維血液理論的進一步證明過程。
保泰獲知了此書的文字內容后,終是認輸了。對比鬼故事,在真人身上劃刀子是更驚險刺激。
“然后,這半本哈維血液論就在理學院小范圍流傳開了。大家瞧個新鮮,而且還能練一練英吉利文。”
胤禎努力找著借口,“讀的是英文版,再對比九哥譯文,也是鍛煉讀洋文的本事。”
武拂衣腹誹真是好極了一書多用,還給做上閱讀理解題了。
她看了看胤禎,又看向弘暉與弘昐,“這就是你們讀此書的理由了是你們的十四叔考驗你們的英吉利文有無進步,給出了這份新作業”
兩個孩子訕訕點頭。
弘暉說“阿瑪,十四叔沒有騙您。阿哥所內也聊起了亂葬崗鬧鬼傳聞,我和大哥提到了以前遇到聊齋先生,十四叔說有比那更厲害的書,讓我們翻一翻心血運動論。”
弘昐接著“半道,弘昇知道這書,也是跟著一起讀了。大半個月,我們把英文書給讀完了。
越發覺得既然蓋倫說的「三靈氣說」是錯的,那么亂葬崗鬧鬼也就是假的,是要找一找證據。想著能不能直接觀察尸體,就找了十四叔。”
胤禎把前因補充完整,“今年上了四哥的實驗課,充分領會實踐的重要性。保泰又心思活絡起來,他再向李衛挑戰。
李衛那小子嘴上說最喜歡四哥的實驗課,就問他有沒有本事把下半冊沒讀到的哈維實驗給復原出來。”
六個人大方向一致,索性豪氣云天地定了夜探亂葬崗。
胤禎找補說“昨夜是第一次行動。原計劃就是去踩點,沒想要挖尸,不曾想倒霉遇上了呂家人。真是沒看黃歷,出師不利。”
武拂衣耐著性子聽完,充分體會槽多無口的含義。
一時間不知從哪里開始始點評。
難道要多謝李衛對她實驗課的喜歡,促成了這些人領會實踐的重要性,第一步就大跨步踏入了亡者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