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按兵不動,把那些宮人的名單給拿捏在手中。準備端午節正式表態后,殺個回馬槍,把這一件事情給調查清楚。
百般思量就在一瞬。
康熙似不經意,將目光投向了錢晉錫。
別看錢晉錫疾病纏身,這位順天府府尹的靈活思維不減當年。
他極快地領會皇上的意思,就對胤祉明褒暗貶起來。“三貝勒可真是公正嚴明,對待兄弟與侄子也毫不例外。”
四月朝會,胤祉搶著揭發亂葬崗一案,就是沒給順天府顏面。
不管他想打誰的臉,但在早朝上當眾檢舉,也就是變相說府尹瀆職瞞報。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錢晉錫既然得了康熙的暗示,他才不忍著,直接戳破胤祉的陰暗心思。
“三貝勒最懂規矩,您要嚴肅處理偷去亂葬崗一事,那要怎么才能以儆效尤是非要降爵才行嗎
哎呦,十四阿哥與三位皇孫都是沒爵位的。這就是要嚴懲裕親王了,還是您想說子不教父之過啊”
子不教,父之過。
這話別人都能認,身為皇子卻不能亂認,因為這筆賬最后不會算到康熙的腦袋上。
胤祉臉色一白,錢晉錫的還真是一如當年般犀利不饒人。
“錢大人,話可不能亂說,本貝勒絕無此意。”
“下官知錯,把您給想得太嚴厲了。”
錢晉錫認錯速度非常快,但正話反話都講了出來。
胤祉不能開口承認他其實連孩子也不放過,也不敢承認有意搞連坐。這會又是給他加了一頂帽子,說他不會太嚴厲。
那么到底要怎么辦呢
錢晉錫把問題給反拋了回去,“還請三貝勒明示,應該如何懲一儆百”
胤祉本來希望康熙把老四、老五的爵位給降一等,可現在不能承認了,一時間支支吾吾起來。
康熙再度萌生出把老三給踢到水里給洗一洗腦子的想法。
真不想搭理這個兒子,轉而看向了老四,“老四,你覺得要怎么辦”
武拂衣就知道得接這一問,“三哥提出加重懲罰,應是看到了孩子們沒有實質性處罰,怕他們沒能深刻認識自私出行的錯誤。三哥,你說對嗎”
“對,對,我就是這個意思。”
胤祉憋屈地承認了。不認不行,話趕話到這個份上,他不能被定義成對小輩喊打喊殺的人。
武拂衣自然明白胤祉本是居心不良,而現在這廝只能捏鼻子認了。
沒給老三更多眼神,她本來也想告誡孩子們做事要考慮更加周全,是準備給他們找點事做。
這就提出建議“兒臣以為該讓孩子們完成最初的目標。一切始于鬧鬼流言,那就讓他們親自證明沒有鬧鬼。
在實踐中認識到搞研究的不容易,不會再犯一時沖動就偷跑出去的錯誤。與此同時,通過這個實驗也能嘗試建立起一套研究標準流程,是一舉兩得。”
規定該什么時候去亂葬崗需要什么人陪同
如果有運尸體回來,那么要放在什么地方研究研究報告怎么寫誰來驗證真偽
一連串操作流程,總需要第一隊人馬去實踐可行與否。
勇闖亂葬崗六人組不能半途而廢,是該完成未完成的目標。
孩子們本來是要證明清明鬧鬼傳說是假的;保泰與李衛想補全了下半冊沒搞到手的心血運動論,所以想著是不是自己搞解剖。
后一個想法需要醫學基礎,想要做出成果耗時較長,不妨完成第一個目標。
武拂衣給出這個建議,是比粗暴地罰人抄書要好太多。
“朕認為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