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之所以想提醒藍理抄家的注意事項,是他在聽了胤禟的抄家一時爽推論后,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藍理為民辦事,希望此人不會隕落在官場傾軋中。但提點能否起到作用并不好說,因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胤禛貫徹了這八個字,而二月初收到了康熙給老四的回復。
信里,康熙批準了老四考察水師戰船,表示已經給福建方面發了詔令。
讓老四看了戰船就不要再外多逗留。走海路北上天津,爭取在六月前回到京城。
樂不思蜀要不得。
康熙著重強調,老四在外逛了兩年多,阿瑪喊你回來看家了。讓雍郡王監國,皇上要帶著其他孩子去塞外避暑玩耍。
胤禛見此書信,稍稍有些遺憾,第一次考察任務需到此為止了。康熙給安排了歸程時限,就不能再找借口推遲。
可惜了,自己尚有一件在南方夏季才能達成的心愿,今年是無望達成。
武拂衣倒是想得開。守時歸京,保持優秀信用,是為了下一次走得更遠。
她沒有錯漏胤禛讀信后一閃而逝的失落,大概猜到這人是有哪個未完成的心愿。
此事,暫時按下不表。
家書中,康熙提了一句不著急讓胤禟一起回京城。
既然他人在廣東府,就去粵海關查一查賬目。等兩天,正式的圣旨就會下發。
全信沒有提到「珍珠王」三個字。
康熙不曾直接對老九在南邊被稱王發表看法,但從讓胤禟去查內務府出身的粵海關監督,足以窺見他的態度。
武拂衣敏銳察覺其中有事發生,否則怎么就對粵海關的報稅搞突擊檢查。
胤禛推測京中必有變數。
去年內務府主事人換成了老八,凌普被撤職卻無更多處罰。
以老八的處事態度,定是對凌普輕拿輕放。哪怕凌普是太子的人,但也能交好多一條路。
凌普在任三年,現任粵海關監督正是同一時段被委派到廣東府,兩者之間有私下交易也未嘗可知。
康熙沒有在明面上對凌普一查到底,卻不愿放任粵海關監督與凌普同流合污,也就有了讓胤禟查賬。
實情恰如這番推測。
正月十六,康熙在新年后第一天上朝,刑部尚書阿山上書彈劾起九貝子。
聲稱九貝子縱容手下在廣州囂張行事,搞出了珍珠王這般的稱號。與民爭利,利用皇子的身份壟斷了珍珠粉出口生意,嚴重干擾了民間商貿。
康熙聽到珍珠王,立刻聯想起夢中自己蚌殼精王的形象,對于讓喚醒他記憶的阿山心有不滿。
做皇帝卻不能感情用事,但不妨將其視作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此次阿山的上奏彈劾坐實了一件事,這位刑部尚書是替太子辦事。
早幾年,索額圖因人參走私案在江寧被入獄,當時負責調查的是陳鵬年。
索相同黨炮制虎丘詩案攻訐陳鵬年,試圖將其入獄而終止對索額圖的調查。
其中對陳鵬年喊打喊殺的就有伊拉哩阿山,但他打著當嚴格執法的旗號。
當時,康熙力挺陳鵬年,闡明不能因詩詞而大興牢獄。
那次事件被平息,阿山未被問責,皆因他給的理由足夠充分。
阿山是吏部筆帖式出身,后來就去做了刑部主事,幾經升遷成為江西總督。他自辯在刑部任過職,所以辦事態度一向公正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