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幾年,自稱要嚴查案件的阿山卻被爆出了嚴重問題,事發就在康熙四十五年的冬天。
去年春天,阿山身為兩江總督,請奏希望皇上南巡視察防洪工程。
康熙拒絕了,南巡要花錢的,不是拍腦袋想去就去。隨后將阿山調職回京城,任命為刑部尚書。
既然阿山一貫以嚴查案件標榜自身,那也該把他放在查案查得最勤快的位置上。
懇請皇上南巡一事卻未到此為止。
秋冬之際,數位大臣再次上奏,認為皇上有段時間沒去江南視察河工,距離上次時隔四年。
不只朝臣勸說,竟是連太后也出面勸說,讓皇帝不妨去江南看看。皇上親臨,于民生有益處。1
事情不對勁
康熙立刻察覺有問題,太后就不管這種朝政,怎么可能平白無故催促皇帝南下勢必是有人在背后唆使,而嫌疑人鎖定在了太子身上。
近些年,康熙變相限制了太子的行動。
圣駕去哪里,就要太子跟著一起走。換言之,皇上不離京,太子沒法去江南。
太子為什么要去江南可以有太多理由。
何焯案后,南方文臣首領熊賜履退隱,太子與南方文臣的聯系大不如前。親自去江南,何嘗不是拉攏人心的方法。
康熙卻沒忘了懸而未決的人口拐賣案。中間人厲大錢自殺,他背后沒有幕后主使了嗎
這就關注起凌普的動態。太子奶媽的丈夫,前內務府總管沒有去江南,倒是去了廣州。
或許,江南的事沒交給凌普,而是太子希望親自去辦。
康熙表面上認同了太后的建議,甚至表示不再京城過年也無妨。
既然太后都說了南巡,那就去吧。但有一個問題,時間點已經是臘月,運河北段結冰不利于出行,必須要把特意鑿冰才行。
讓相關部門提交方案,要怎么打通這條路線。
方案提交,沒有什么紕漏。
如今的河道總督張鵬翮在這個職位上做了六年,治理黃河很有一套。
施工開始后的第二天,康熙卻秘密派出老大胤禔從快從速去施工地點一探究竟。
這一探,探出了大問題。
實際施工與此前提交的方案不能說是截然相反,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如果真的讓施工完成了,必然會毀壞民田與墳地,勢必會激起民憤。
河道總督以及河工官員竟然敢如此欺君罔上
康熙立刻叫停施工,將河道官員一眾下牢獄。順勢表示不能勞民傷財,南巡暫且擱置,具體何時出發容后再議。
事情發生在康熙四十六年的春節前夕,案子尚未進行最后判決,但已經有一份供詞呈到乾清宮。
河道總督張鵬翮自辯,使用截然不同的施工方案全都是阿山的主意。
盡管阿山現在是刑部尚書,但此前做了幾年兩江總督,管了好幾年的河道事務。過去,兩人在具體施工上就多有不合之處,而這份矛盾一直延續下來。
說得簡單些,阿山借著往年任職時留下的人脈,唆使河工官員搞了一套速成法。用速成法去鑿冰取道,這事便于圣駕南下,但后果就是毀壞農田與墳地。
張鵬翮治水多年,自然清楚其中利弊。
他非常不愿如此施工,奈何胳膊肘擰不過大腿,他管不住手下一群人聽阿山的話。
為什么敵不過阿山
因為阿山上頭有人。
又見上頭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