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得信不久,可笑的是御史中丞慌忙便來上書,公主恐因休離之事,心神大受刺激,不止拆司天臺,恐怕還拆了晉明皇帝所筑的萬國天樞望陛下萬萬不可再縱容。
接著便接二連三的奏本遞便殿,皆言公主事令人叵測,悖逆恣肆,已不合適再掌北衙禁軍,請陛下責令收回兵符。
皇帝撫著金龍頭扶冷靜下來,慢慢想通了其中關竅。
虧這聞風而動的臣子給他提了醒,皇姑姑此,是為一箭三雕。
一來只等他一道斥責,坐姑侄關系不睦,好使朝臣放開腳各自動作,辨出奸邪。
二來只等梅鶴庭上書彈劾,他的心性學養,十成十會鐵面無私歷數公主的罪過,主罰,不主赦。如此,對他將來的仕途形象大好處,皇帝得他助力,將來制衡內閣也會輕松很多。
三來皇姑母大抵憋了一口十年的惡氣,是真心想砸了司天臺。
皇帝是個護短的,觀星樓倒就倒了,他反而擔心推樓的人疼,站身在細墁金磚的地心急得直轉圈。
心焦得不知怎么樣,殿前司左參將來在殿外稟道
“陛下,公主身穿金蟒服入了宮禁,此刻在宣政殿前脫簪,聲稱向陛下請罪。”
皇帝恍惚邁步“朕瞧瞧。”
“陛下”
黃福全忽踅身跪攔在他面前,“恕奴才句僭越萬死的話,您此刻,萬萬不見公主啊。陛下孝心赤忱,見了殿下,免不得露出憂心的形影,那么公主的計劃便全落空了。”
“難道朕便任由姑母為朕嘔血綢繆至此,使這苦肉計嗎”
皇帝的腮骨棱起,“外面日頭那么大,你不是不知,姑母的身子經不起折騰啊。”
此節,殿外又傳來一聲“報”,語氣間帶了遲疑“稟陛下,才,才公主在漢玉橋上立了一立,又出宮了,罪請完了,她先回了。”
皇帝聽后愣在原地,好半晌,哧地一樂。
虧他沉不住氣,敢情皇姑姑是順腳皇宮打個站兒,歇腳來了
也是的,她身上穿著皇祖親賜的金蟒服,誰又受得起她的請罪。
“哎喲陛下。”黃福全見狀,急忙小聲提醒,抬向下壓了壓。
皇帝臉上的笑意不減,隨拋了塊萬里江山硯在地上,清清嗓音,厲喝一聲“豈此理”
演完猶覺不盡興,又將御案上的瓷洗文具都劈里啪啦掃落在地,順腳在御史中丞的折子上踩了兩個腳印。
在外把守的戟郎將互相交換個眼色龍顏震怒了,可見陛下對公主的徑,已經不容忍。
就在御史臺對昭樂公主的徑義憤填膺時,宣明珠出入宮禁卻如逛自家花園,一身雍容和緩的氣度。
踏出宮門,林都尉還帶著北軍的人馬浩浩蕩蕩守在鳳闕下,她見狀笑道
“今日勞都尉,陛下若問責,本宮擔著。這里無事了,你等回營吧。”
林故歸拱無二話,催甲軍來如雷霆震怒,似江海凝波。
宣明珠仰起蛾眉,倒映進空的鳳眸深邃而平靜。
母后,女兒今日替您出氣了。您那樣溫柔寬容,定會怪女兒胡來吧
無妨,待女兒不日覲見慈顏,親自向您請罪。
“殿下,”迎宵過來請示,“接下來哪兒”
宣明珠轉動金約指,彈甲微笑“慎親王妃不是下帖兒請了我么,輩家的面子,總給的。”
迎宵立刻明白了,嘴邊露出一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