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明珠不知他想的那個意思,是不是自己理解的那個意思,只作不明白,“大人說什么”
這回梅鶴庭不言聲了,目光幽稠,用口型呼出兩個氣音回家。
嫣紅薄唇一啟一合,無聲,卻有色。
宣明珠再無疑了,心領神會間,臉頰騰地熱起來。
醉白樓生意興旺,哪怕有面小屏扇隔著,周圍仍充斥著食客觥籌聲,她不明白,一個從前在大庭廣眾之下,被挽下胳膊都要臉紅不自在的人,到如今大庭廣眾之下讓她臉紅,他中間都經歷了什么
宣明珠別頭揪了揪耳垂,忍住啐他的沖動,繃臉道,“大人去忙吧。”
梅長生含笑把她勾回來,目光黏著她。
“我不忙。”
話音未落,姜瑾急步從門口進來了,他匆匆向酒樓內掃一眼,見樓梯口的屏風座間露出一角玄紫風衣,沒有多想便走去道
“公子,彧三公子約您去三省齋,去西北的人選有章程了”
他走近,聲音戛然而止。
姜瑾沒想到會在這里看到公主,那一瞬公子側目睨他的眼神很不善。
“卑職見過殿下。”姜瑾硬著頭皮禿嚕一句,覺得這事兒不能賴他。
其實梅長生自己也知道,選學士去西域傳播漢學是大事,原是他托的梅彧,于情于理都不能晾著人家。
嘴角微撇,拉住她的那只手卻沒舍得放。
宣明珠被臂彎里的那只手鬧得癢,神情繃不住了,失笑拍拍他,“行了,我原本打算著今日大人料理何務,若無不便的,我便跟著大人一道看看。梅大人,方便嗎”
她細密交織的長睫一眨,很有勾人心魄的味道。
梅長生這才察覺,她今日穿著一身風格不顯的烏衣,再戴上條黑襥巾,玲瓏身段,唇紅齒白,可不便是個機靈小書僮的樣子么。
枉費他的一顆七竅心肝,見她則亂,竟到此時才明白過來。
姜瑾在公子臉上瞧見了笑模樣,大松一口氣公主殿下仁慈,救他于水火啊否則他打斷了公子的好事,回頭公子非找他秋后算賬不可。
路上,梅長生告訴明珠,那三省齋是梅家辦下的一所私塾,旁支繁多的諾大世家,雖然都姓梅,但有富就有貧,此孰便是收納家資不裕的外支子弟習學課業的所在,以傳承梅氏詩禮傳家的古訓。
梅彧是三省齋館長,在本家行三,梅長生叫他三哥,曾有同窗之誼,關系親厚。
在書齋門口,梅彧迎著了梅長生,他看到這位族弟身邊帶著個生面孔,貌似客卿身份,素衣不掩其華。一眼望去,不禁便被他那枚眉間痣吸引。
梅彧心思流轉,忽然想到什么,驚然收回視線,不敢胡亂揣測,比手請梅長生入內。
二人都是莊謹之人,入軒坐定,無須寒暄,就事論事。
宣明珠則順著梅長生身畔的椅子坐下,樂得無人搭茬,安然把自己當成旁聽者。
梅彧取出他挑選的赴北名單,娓娓道來到達西域后籌辦學會的計劃。梅長生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