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檔繼續應和道“眾所周知,跳躍動作有明確的規范,e分上的加減都有清晰的規定,比如說高度遠度是加分項,銜接難度也是加分項,而用刃模糊、用刃錯誤將是扣分項。”
“比如存周、偷周等問題。”萬雅文點點頭,繼續道“還有,比如nhk上出現過的q標識”
她的話還沒說完,直播間的彈幕就開始沸騰起來了。
什么意思我怎么覺得有點呼吸困難
高度遠度數據已經出來了,用刃和q標識是什么意思
難不成a判系統可以抓到這些嗎我的心跳開始加快了
當轉播畫面分割成四個頁面時,屏幕上出現了剛剛選手起跳前后的慢鏡頭回放,而且是全方位標上相應虛線的特寫畫面。
花滑冰刀中央有一個凹槽,等于說接觸冰面是一個拱形,所以分為內刃和外刃。
勾手跳最考驗用刃,按照標準的用刃是需要
使用外刃,而一個漂亮的勾手跳是能達到深外刃的刀痕。
平日里的比賽,裁判們會根據肉眼以及高清攝像頭觀察到的畫面,來裁定選手是否錯刃,用刃是不是準確等問題。
但是,高清攝像頭可能也沒法完全捕捉到起跳時的姿態,短短的一分多鐘比賽也不可能讓裁判將視頻來回播放進行檢查。
所以,比賽時在用刃上就抓的不是那么嚴,當然也有裁判們的主觀原因。
可a判系統和判官系統并不會徇私,它們分工合作進行3d建圖,a判利用紅外線掃描,將選手的起跳的高度、遠度、角度記錄下來,而判官系統根據天花板上跑動的十幾個攝像頭機位,不光將選手一舉一動記錄下來,還將每次選手留下來的冰痕也記錄下來,錄入3d建模后的場景中進行復現。
冰迷們看著屏幕上復現出來的冰痕,再次沸騰起來。
啊啊啊冰痕都復刻出來了實在是太絕了
上次是誰說要去拿尺子量冰痕現在不用量了,官方直接給數據了
畫面看的好清晰,娜佳的3z居然是用內刃起跳的難怪有一個x
咦,看右下角,那個數據是存周的角度
抓的是存周和偷周嗎那到時候踩刃就能很清晰的看出來了
萬雅文看著前方的彈幕,笑了起來“對,大家猜的沒錯,這四個畫面分別是起跳的正面視角,側面視角以及上帝視角,而冰痕復刻也出現在三個視角里,以及最右下角的畫面是測算提前轉體的問題。”
說到這里,她頓了頓繼續道“從畫面里可以看到,娜佳的勾手三周并未出現超過九十度的提前轉體,但是”
搭檔連忙補了上來“但是,其他兩個跳躍上就不好說了。”
轉播屏幕上再次出現的畫面,是娜佳短節目最后一個跳躍阿克塞爾三周跳。
所有人都很明顯看到,娜佳的3f出現了極為嚴重的提前轉體,角度達到近100度,很明顯的被標了出來。
全方位的成像在屏幕上不停播放,就像是在彰顯著什么,而冰迷們再一次沸騰起來,彈幕像是雨點般鋪開來。
可以標角度的話,那他們就再也不能拿q來標記蘇芙的四周跳了
我很確定,新系統就是為了蘇芙研發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