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個出場的是棒子國選手樸慧秀,她的節目配置上也是3a、3o的單跳,以及3z3t的連跳。
前段時間,她剛剛將阿克塞爾三周跳攻克下來,便迫不及待放進節目當中。
從技術難度上來看,她的配置已經到了女單第一梯隊,但是從完成度上來看還是欠缺經驗。
她將阿克塞爾三周跳放在第一跳很明智,想要在自己狀態最佳的時候完成這一跳。
但她卻還是因為技術、又或者說是經驗問題出現了失誤,落冰時單手扶冰了。
扶冰起身后耽誤了一點時間,影響節目的整體編排,導致后面接上的旋轉也出現小問題。
其實比賽里出現這種問題很正常,誰也不可能保證自己的每一次表演都分毫不差。
場地、溫度、心態都會對比賽產生一定的影響,需要選手發揮臨場反應能力,將節目進行微調。
這些東西并不是天生便可以達到,而是選手經歷比賽才能獲得的寶貴經驗。
縱然有些選手天生心態好,不會受到失誤摔冰的影響,但是在爬起來后接什么動作,時間上跟不跟得上,節拍踩不踩得住都會是個問題。
樸慧秀的實戰經驗并不算多,所以在跳躍出問題后便開始有點懵了。
落冰時已經慢了半拍,等扶冰起身后更是慢了一整個節拍,進入旋轉時更是慢了一個半節拍。
大部分人在這個時候可能會選擇放棄一到兩個無傷大雅的小動作,比如編排步法放棄兩個,將后面的跳躍時間追回來。
但是樸慧秀卻并不想這樣做,她覺得節目里每個動作都不是多余的,她想要完美的將節目呈現出來。
最終結果就是合樂性卡不上,為了趕時間在跳躍上還出現了些問題,呈現在a判系統上的數據就很不好看了。
冰迷們先是被樸慧秀的3a跳高度和遠度弄到一愣,隨后又被出現的eader搞得有些疑惑。
現場不少人在交頭接耳,議論道
“eader是不是就是全場最高數據”
“樸慧秀的高度是55,eader的高度是17,那就是72”
“我記得克萊爾的好像是60多,娜佳的更低才50多,那這個72高度是蘇芙”
“肯定是蘇芙你看eader的遠度也加了153,樸慧秀是215,那么eader就是368的遠度”
觀眾們在明白過來這個數據的意思后,瞬間沸騰起來。
歡呼聲再一次響徹冰館上方,然而這些歡呼聲卻不是給樸慧秀的,而是獻給前面那位已經回到后臺的選手。
樸慧秀在kc區看到回放畫面多出來的數據后,臉色猛地一變。
宋教練握緊她的手,關切道“沒事,慢慢來。”
女教練的聲音很溫柔,是樸慧秀這段時間以來的精神支柱,她每次想要放棄時都是宋教練一點點安慰她,接納她。
“我們要走的是很長一段路,而這次比賽只是很長這條路里面很短的一個地方。”宋教練繼續安慰著對方,輕聲說道“就以這個數據當做目標,慢慢縮短距離就可以了。”
樸慧秀看了眼屏幕,說道“我確實不應該將3a放進正賽當中。”
不應該想著3a剛出來,就迫不及待的放進正賽當中,這是她決策上的失誤。
教練滿意地點點頭,說道“慢慢來,會越來越好的。”
在教練的安慰下,樸慧秀的狀態果然好了很多,平靜的接受自己的分數,然后沖著鏡頭揮了揮手,離開了kc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