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衿過去看過電視劇,這位五公主作為雍正的親妹妹沒什么存在感,和她一樣英年早逝,好像只活到了二十歲。
“哎”
她靠在暖閣的窗邊,神色憂愁地瞧著院落的景色。
今天是她穿來的第七天,紫禁城又下雪了,穿越前她也曾在京城下雪是進故宮看過雪,那時候,元衿覺得紫禁城在雪里宏偉、壯麗。
可如今真正到了清朝,她只覺得紫禁城的雪沉悶、無趣。
她被困在這四方的小院落里。
元衿剛才的小小嘆息,被奶嬤嬤權氏聽見,她舉著藥碗走近,邊吹邊念叨“小主子,喝藥了。把身子養好了,下次才能求太后娘娘讓您出去走動走動。”
中藥的苦澀撲面而來。
元衿用小細胳膊接過藥碗,皺著眉頭,一口悶下。
喝得太快,她沒忍住連咳了好多聲。
權嬤嬤心疼地捋著元衿的背脊。
五公主向來是宮里最聽話又最柔弱的孩子,她生下來就體弱多病,從小那流水的苦湯藥從沒停過,卻沒在太后面前掉過一滴淚。
就這樣乖巧懂事的孩子,老天爺依舊不垂憐。
這回除夕,太醫診斷五公主身子養的不錯,太后勉強同意公主走出寧壽宮去玩一玩,可沒想她剛踏進御花園就遭了一劫。
小小身子結結實實從御花園的堆秀山上摔了下來,頭磕在假山石上,昏迷不醒了足足三日。
權嬤嬤收拾了藥碗,取出帕子給元衿擦拭嘴角。
“太后娘娘不讓您出去,也是擔心您的身子,萬一出去再磕著碰著,老人家得多心疼呢。”
元衿弱弱笑笑,沒有接權嬤嬤的話。
在昏迷的三天里,她已經完全接收了原主的記憶,清楚太后不讓她出門的原因。
康熙朝的這位太后并非康熙的生母,她只比康熙大個十三歲,兩人的母子關系全靠禮法維系。
她在順治爺在世時就無寵,順治爺偏愛董鄂妃甚至一度想要廢后,全靠同出蒙古科爾沁的孝莊皇太后支持,才能勉強留在坤寧宮。
到了康熙朝,康熙的生母早逝給他留下了遺憾,親政后不斷拔擢生母佟家的人以示尊崇,相對應的嫡母這邊,則不過照著規矩來辦而已。
太后對自己的地位和處境一清二楚,再加上去歲孝莊皇太后去世,她越發小心翼翼,只求在宮里做個和氣、善良、萬事不粘手的小老太太。
若非要她選,她肯定不愿讓元衿養在自己宮里。
元衿的這副身體天生有弱癥,若有個什么三長兩短在寧壽宮早夭,晦氣也就不說了,就怕康熙心里有點什么,回頭成了他們“脆弱”母子關系里的一根刺。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她“供”起來,少說少動少出錯。
這回元衿在御花園出事,太后那邊怕是對同意她出門后悔不迭,往后只會更加果斷地安排元衿靜養,直到她長大成人嫁出去的那天。
這種被禁足的委屈,元衿平生還是第一次體會。
她冷冷地瞥了眼被大雪覆蓋的小院,不足百來平方,還沒她以前辦公室的會客廳大。
更別說這股人煙寥寥的活死人墓味了。
這種苦,她真想拉車禍的始作俑者鄢洵、鄢大少爺也來嘗一嘗。
還好,這種怨天尤人的情緒只保持了一小會兒,元衿素來會調節自己。
她打算好好謀劃下自己的清宮享樂生活,如果這回也只能活到二十來歲,她才不愿天天只看這一小片天空呢。
正在想著時,院落里第一次響起了外人的聲音。
“你們誰是五妹妹院落的管事太監”
作者有話要說提前開了,開文大吉,求評論
提前預警
1日更日更
2半架空,私設嚴重,一切以蘇爽為中心
3女主都是對的
4雙穿
么么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