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弟已經出宮立府,單獨在京里的九阿哥府邸住著了,自然不能日日回到宮里跟著先生念書。”四福晉道“九弟一向喜歡漢文化,皇阿瑪想給他找一個漢學甚好的先生,只是如今一時間沒有合適的人選。”
四福晉和張夫人的談話,不過是閑聊時候隨意提了的幾句話而已。
可張英記性甚好,就這樣記住了,如今也就這樣給響了起來。
聽到了康熙帝的問話,張英躬身行禮“老臣以為,以秦先生的學識,完全可以勝任皇子們的教導一職。”
他這話一出來,屋里幾位翰林院官員盡皆嘩然。
誰也沒想到,張大學士一說就是讓秦道然做“先生”。
康熙帝倒是覺得這幾句話貼心得很。
秦道然的脾性和做派,不適合做官。同樣是學識淵博,高士奇就是個做官的料兒,而秦道然就不太可以。
康熙帝覺得張大學士簡直說到了他的心坎上,不由又問“那依著張大學士的看法,他適合去給哪個皇子做教導先生”
張英沉吟一番后,遲疑著說“老臣聽聞十八阿哥如今已經能跑能跳了,許是需要個教導先生。倘若秦道然合適的話,可以一試。”
張英特意沒有提起來,是給九阿哥做先生。
因為他不愿意四福晉為難。
但凡這種皇上私底下的心思流露出來,必然是親近之人方才能夠知道。
四福晉把他們張家當成自己家,把他們張家人當成自己的親人,方才如此放松地把話說了出來。
他不能背棄四福晉的這一份信任,因此,他沒有提及“九阿哥”,而是另擇了一個年級差不多剛剛夠啟蒙的皇子。。
張英的這個說法,讓康熙帝十分喜悅。
他很疼惜十八阿哥,只是十八阿哥年級太小了,他又沒時間多去陪一陪而已,是以對兒子多有愧疚。
現在聽到張英一下子就想到了十八阿哥,康熙帝高興得很,卻也十分冷靜地認清現實“秦道然適合教習年級大一些的皇子。年級太小的需要啟蒙先生,他不適合啟蒙。”
張英“那依皇上之見,應當如何”
他明白,以康熙帝的睿智英明,聽他說到秦道然學識甚好可以做先生后,必然會快速想到最需要這一位先生的人。
果然。
沒多久后,康熙帝緩緩說道“既然秦道然可以做先生,朕倒是有個合適的去處。”他笑問幾位大臣“朕覺得讓秦先生去九阿哥府邸教習是個不錯的主意,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大臣們面面相覷后,齊齊說道“皇上圣明。”
這事兒就這么定了下來。
皆大歡喜。
康熙帝給九阿哥擇了個新先生的事兒,不多久就在宮里傳開了。
有不少妃嬪都羨慕宜妃,覺得皇上給九阿哥擇了新先生,就表明皇上還是十分寵愛宜妃娘娘。
不然的話,九阿哥都那么大的人了,已經出宮立府,怎的還需要皇上費心費力給他找先生
這話傳到了宜妃的耳中,宜妃是百般滋味涌上心頭,說不出來什么感覺。
最近皇上來她宮里的次數明顯少了許多。
她都忍不住捫心自問自己是不是年老珠黃,不得皇上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