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郡王的效率頗高。
沒幾日,十八阿哥的棺木和運送車子馬匹準備好。
康熙帝讓大皇子帶著十五阿哥十六阿哥,護送著弟弟的遺體回京。而他則帶著其余的阿哥們,按照之前的計劃把塞外的路線走完。
原本這孩子早夭,不適合讓哥哥們送他一程。
之所以遣了幾個阿哥護送,一來是因為康熙帝著實疼愛這個兒子,二來,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是十八阿哥的同母親哥哥,如今親弟弟突然折在了路上,由他們二人送他回去,好歹也能撫慰一下生母痛苦的心。
離開京城時候,十八阿哥好好的。轉眼人還沒回去就沒了,康熙帝覺得自己在這方面是有些愧對他生母王氏的。
可十五阿哥十六阿哥都還沒有成年,最好有個成年的哥哥陪著他們回京。
康熙帝這才盯上了大皇子。
之前這段時間,大皇子表現得十分關心弟弟們。正好讓他這個關心弟弟的哥哥做這件事。
大皇子本不想負責護送弟弟棺木回去。
如今太子被廢,他正好可以湊這個機會好好表現。只是再怎么表現,都得人在皇阿瑪身邊才行。一旦離開了皇阿瑪的身周,他表現再如何好,皇阿瑪也沒辦法親眼看到。這就落了下乘。
大皇子心中大急,旁敲側擊地暗示了康熙帝好幾次,表明自己想要跟著皇阿瑪繼續塞外之行的意思。
但康熙帝表示,只能他去。
太子不,應該說是如今的二皇子,已經不適合護送棺木回京了。而年長的皇子里,數他年紀最大,過去正合適。
大皇子急了,口不擇言“皇阿瑪太偏心了些。明明四弟也可以做這種事情,卻非要讓兒臣過去。”
康熙帝頓了一頓,面容看不出喜怒,聲音平穩地問“那你是寧愿讓老四回京,都不愿親自去一趟了”
大皇子也不傻,聽出來皇阿瑪其實有點不悅了,忙說“倒也不是。只,四弟他平時總是在照顧著四弟妹,顧不上皇阿瑪。若是讓他回去的話,他可以帶著四弟妹一起回去。養胎還是在京城的好,在塞外終是不便的。”
康熙帝一陣大笑后,忽然沉了臉“你為了自己不回去,寧愿讓你有孕的弟妹跟著弟弟一同回去。雖說你弟弟和你弟妹不避諱什么,畢竟那棺木中的是他們的親弟弟,而他們一向愛護弟弟妹妹。可是,你就沒想過,四福晉腹中的乃是朕的孫兒。難道胎兒就不需要避諱開嗎”
大皇子的冷汗就這么猝不及防地流了出來。
是他疏忽了,只想著讓四阿哥來做這件事情,不知不覺地把四福晉牽扯進去,又忘記了皇上即便不在意旁的,對孫兒還是十分在乎的。
大皇子連忙跪下“請皇阿瑪恕罪。兒臣也是一時心急才說錯了話,請皇阿瑪莫要怪罪。”
康熙帝沉默了許久,最后才“嗯”了一聲,算是答應了他的請求。
眼看著大皇子一行人出行在即,誰知就在這個檔口,又發生了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
三阿哥來了。
起因是十八阿哥“病重”的時候,太醫們束手無策。那時候康熙帝曾經快馬加鞭叫人送信去京城,讓三阿哥找些好的大夫來塞外,給十八阿哥看病。
結果三阿哥那邊差不多才剛收到消息,這兒十八阿哥人就已經沒了。
康熙帝當時忙著置辦十八阿哥的身后事相關事宜,忘記了三阿哥那邊的事兒。若不是后來梁九功想起來此事,提了幾句,怕是康熙帝能直接忘記三阿哥幫忙找大夫的那一遭。
經了梁九功提醒,康熙帝趕緊讓人送信給已經走到半途的三阿哥,讓他“不必再來,直接折返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