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三阿哥居然沒有聽康熙帝的話,并未折返回去,而是讓大夫們回了京,他自己則徑直來到了蒙古見康熙帝。
康熙帝大為不悅。
最近因為太子接二連三忤逆他,他最厭煩的就是這些兒子不聽話了。誰知又來了一個不聽他安排的。
須知兒子太多了的壞處就是,管起來太麻煩。
總有人不愿意順從他的意思來辦事。
康熙帝就讓三阿哥和大皇子一起運送十八阿哥的棺木回京。
三阿哥自然不肯,風塵仆仆地對著康熙帝跪了下去“皇阿瑪兒臣半路聽聞皇阿瑪暈倒了,心急如焚,吃不下睡不好,哪里還能若無其事回京去兒臣一定要親自來看看皇阿瑪,這才能夠徹底放心。”
雖然三阿哥這些話看上去是對皇阿瑪十分關心的意思,可是話語聽到了康熙帝的耳中,卻別有一番意味。
要知道,他暈倒這件事并未對外宣出,只有這些兒子們和當時在院子里伺候的宮人以及太醫知道。
而宮人和太醫這個時候是不可能把消息傳到遠在半途中的三阿哥耳中的。
這說明要么是阿哥們里頭有人在暗中聯系三阿哥,要么就是三阿哥在這邊安置了探子。那探子不止能夠探聽到他院子里的各種情況,且能夠把消息遞出去讓三阿哥知道。
康熙帝便問“胤祉是如何得知朕暈倒了的”
三阿哥忙斂目回答“兒臣是聽送信回京的人說的。”
康熙帝最近除去遣了一個人報信給京城的三阿哥,讓他幫忙找大夫之外,就只有一次也讓人送信去到京城。
那便是十八阿哥故去后,帶著這個消息回京的人。
此人出發是在康熙帝暈過去后的第二天,能夠知道皇上暈倒一事也不奇怪。
可是此人卻是半途中遇到了三阿哥。
當時他不止停了下來和三阿哥細說各種事情,甚至還把康熙帝暈倒一事告訴了三阿哥。
康熙帝聞言,回頭望了梁九功一眼。
梁九功心下暗驚,忙輕輕點頭示意自己明白了那個送信的人怕是保不住了,很顯然,皇上有殺了那人的意思。
梁九功悄悄退下,安排此事。
康熙帝就繼續和三阿哥閑扯了幾句“你關心朕的一片心意是好的。只是做事太過魯莽了些。朕讓你回京,便是有朕的安排。”腦海中卻還掂量著那人和三阿哥說過話的事兒。
三阿哥趕忙跪拜“兒臣多謝皇阿瑪的教誨。往后兒臣一定謹遵圣旨,半點都不逾矩。”
康熙帝心中有事,隨意和他說了幾句便讓他暫且休息,之后跟著大皇子的隊伍一起返回京城就好。
這個時候大皇子站了出來,笑著對三阿哥說道“三弟平時做事都十分懶散,能不做的就會放置一邊。怎的這次如此積極明明可以回京享福的,卻非要來塞外飽受旅途摧殘。”
三阿哥悄悄看了皇上一眼,見皇上眉目不動似是在想旁的,就對著大皇子抱了抱拳“大皇兄此言差矣。我平時懶散不過是因為要養精蓄銳,為了重要事情重力出擊。現在這般積極,是看皇阿瑪病了,擔心至極,這才不顧皇阿瑪的吩咐堅持來了這邊一趟。”
三阿哥和大皇子對視一眼,彼此心照不宣。
雖說康熙帝廢黜太子的圣旨還沒有真正下來,可金口御言,既然已經說了要廢太子,那這事兒不離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