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初時,每件事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過了夏天,兩道賜婚旨意一前一后下來了。先是弘暉和鄂玉婉的賜婚圣旨,而后是鄂爾泰和喜塔臘氏的賜婚懿旨。
因為鄂玉婉還沒有出了孝期,康熙帝就在這個賜婚圣旨上標明了“婚事擇期再議”。
其實這個圣旨本也可以等到鄂玉婉孝期過后再下的。
只是鄂玉婉年紀到了,且她管家的水平有目共睹。有許多人家虎視眈眈地盯上了這個好姑娘,明著暗著找鄂爾泰,想要先口頭定下來她的婚事,等鄂玉婉出了孝期就定親。
鄂爾泰早已答應過雍王妃,卻不好說出來。
一來是他家中沒有女主人,沒有人能夠和那些夫人們“說體己話”不動聲色把事情講得圓滿。
再者,就算他光明正大攤開和那些太太們講了,也沒有辦法讓人信服,反倒是像他一個小官在說笑話似的。
鄂爾泰苦不堪言,只能求到了雍王妃的跟前,讓王妃幫忙想招式。
康熙帝知道這事兒后,直接下了圣旨讓旁人都住口。又特意在圣旨里說了尊重女孩兒孝期,表明態度尊重女孩兒守孝的禮節。
這樣便十分完滿了。
可是鄂爾泰倒是沒想到自己會接到了賜婚的懿旨。
之前四福晉來他家的時候,問過他幾句,譬如喜塔臘氏怎么樣,人好不好。倘若他的妻子是個這樣脾性的,他能否接受。
他都一一點頭說好,能接受。
人家一個沒出閣的姑娘家,他可不想說她半個字兒的不好來,免得影響了人家姑娘的閨譽。
誰知沒多久之后,一來二去的,那個姑娘居然就成了他的未婚妻。
鄂爾泰整個人都懵懵的有些搞不清楚狀況。
還是鄂玉婉做主,謝過了那些過來傳圣旨的公公,又命人打賞了銀錢,十分大方得體。
鄂爾泰呆呆地站在院子里頭,好半晌緩不過勁兒來。覺得耳邊嘰嘰喳喳的聲音不絕,他扭頭一看,才發現是二女兒。
“我賜婚太后”鄂爾泰奇道“和喜塔臘家的姑娘”
鄂玉婉抿著嘴笑“阿瑪不喜歡她嗎”
“倒也不是不喜歡。”鄂爾泰喃喃說道“這么個機靈大方的姑娘家,嫁給我一個喪妻的人她爹爹官職又比我高,這豈不是折辱了她么。”
這話鄂玉柔不愛聽了“阿瑪是這世上最好的阿瑪,配誰都綽綽有余”
可鄂爾泰還是覺得自己配不上人喜塔臘家的姑娘,聽后連連搖頭。
還是鄂玉婉三言兩語把他的思維給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