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孩子怎么跑得那么快”
青衣道長前來朱宅尋找朱素素,卻沒想到被朱素素撞了下。
由于朱素素跑到太快,青衣道長沒認出來。
青衣道長敲響朱家大門。
開門的是劉管家。
劉管家告訴青衣道長,朱老爺與三夫人出遠門了。
青衣道長問劉管家,二小姐有沒有回來。
劉管家蒙了,告訴青衣道長,二小姐從自離開家后就沒有回來過。
青衣道長微微失落,謝過劉管家就走了。
青衣道長來到路口,看到奶娘在著急等候。
“素素也沒到你那”
“沒有。這孩子究竟在哪里”奶娘急得眼淚嘩嘩流。
青衣道長勸奶娘別太擔心,說吉人自有天相,素素不會有事的。
青衣道長與奶娘,又一條街一條街的尋找,朱素素下落。
這尊塑像,怎么這么像我
青衣道長經過一座廟堂,看到廟堂的塑像很像自己,不由走了進去。
見青衣道長定定的看著塑像,奶娘告訴青衣道長這是座司命廟,布邑這個地方相奉大司命這位神靈,因而布邑有許多這樣的司命廟。
聽說在千年前,布邑經常會發生山崩水災。一位自稱大司命的仙者,拿著他的神筆在布邑的大地上,畫出了一百條彎曲水渠。神筆就是神奇,百條水渠瞬間變成了溪流,布邑從此不再有水災和山崩、地陷。
后來又得知這位仙者,是主撐天下命運的大司命。百姓為記念大司命的恩德與功績,就建了座司命廟。這位仙者就成了,布邑信奉的神靈。
再后來,以每條溪流,來劃分管轄,布邑也稱百布或百布邑。
聽奶娘這么一說,青衣道長東方塑記起來了
在自己還是大司命時,看到布邑的地質松軟,又是洼坑地貎。只要是下雨天,山就會崩塌,雨水無法外流,造成當地的房屋水淹倒塌,百姓的生活過得苦不堪言。為了疏通積水,防止山崩地陷,當地官員與百姓要在布邑,修建多條水渠。修水渠工程寵大,工具落后,人力又跟不上,水渠還沒建好,因山崩地陷就塌了。雖然是這樣,百姓依舊不放棄,相信只要堅持下去會能修好水渠。百姓勇于抗爭的精神感動了自己,自己才出筆相助,畫上一百條溪流,改變布邑的地貎。
青衣道長感慨不已,沒想到千年過去了,布邑的百姓還著,我當年這件舉手之勞。
“奶娘”
躲在塑像后面的朱素素,聽到是奶娘的聲音走了出來。
原來,朱素素跑離后,無地方可去,又回到廟堂。
“你怎會來到這里你逃出來,為何不來找奶娘可知,把奶娘找苦了”朱素素的突然出現,讓奶娘悲喜交集、淚流不止,心疼的將朱素素擁入懷里。
“我以為奶娘也不要我了”朱素素嗚嗚的哭起來
“你這個傻孩子,娘怎會不要自己的女兒。”奶娘這句話,是要告訴朱素素,今后我就是你的親娘了。怎知朱素素聽了這句話,反哭得更大聲。
“怎么啦那些人是不是打你了”話著間,奶娘心怕的掀起,朱素素的衣裳,查看朱素素有沒有受傷。
是有傷,但只是些擦破的皮外傷。奶娘這才安下心。
經一番安撫,朱素素止住了悲傷
“素素來,娘讓你認識個人。這位叫青衣道長,是你爹救命之恩人”
在奶娘拉朱素素到,青衣道長面前引見時,朱素素畏怕的縮了縮。當聽到眼前這個人,就是這次救爹那個人時,朱素素立馬就不那么不害怕了。
女兒終于找到了
青衣道長熱淚盈眶的望著女兒朱素素,也想上前抱一抱女兒,與女兒來場促膝長談。但看出女兒怕生,青衣道長止住了這個行為。
“素素,你餓了嗎”奶娘想著幾天了才找到女兒,女兒定是餓了。
“不餓。”朱素素指了指臺上的奉品。
奶娘、青衣道長這才注意,臺上的供品沒了。倆人不由相視一笑,夸贊朱素素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