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頭不小得很,郭杲他五世元戎。他的郭氏家族,是南遷以來我大宋的一個大軍閥能與之齊名的,怕也只有川蜀吳氏了。郭氏和吳氏的祖上,雖然都是抗金的名將,但在最一開始的時候,權勢是遠遠不如吳氏的,可是近十幾年來卻后來居上。但令人想不通的是,吳氏世代抗金軍功煊赫,怎就興盛不過一個軍功低微的郭氏”金陵循循善誘的口吻,自問自答說,“顯然,郭氏是靠資財起家,結交權門,政治斗爭了”
“倒真符合郭杲的作風。”吟兒冷笑。
“郭氏家族長期任職三衙,把持著禁衛軍的指揮權,近年來,子孫還分布在邊關的駐屯大軍之中,任遍了各地加起來有近十路的都統你可別小看了都統司這個職位,真可謂舉足輕重”金陵說,吟兒笑著,自是想起當日罵郭杲是“小小一個都統”,真是委屈了他。
“護衛帝王、抵御外寇,全都交給了他們敢情朝廷里的重要職位,都是為郭家的子孫設置的”黛藍忿忿。
“可以這么說,除了都統司,殿帥這個職位也基本由郭家壟斷,長達將近三十年。郭杲當然不例外。”金陵說,“他這一生也算風光得很,鎮江武鋒軍都統兼知揚州、知襄陽府、鄂州江陵府駐扎御前諸軍副都統制、殿前都統使,鎮江都統”金陵一邊說,一邊察言觀色,卻不見吟兒有任何驚恐之態,反倒是一臉迷茫,聽罷,忽然說“真的嗎真是吃虧了,搞不好之前我在鎮江的時候還碰到過他呢,當時就把他斬了的話哪還有這么多事”
金陵忍俊不禁,真不知鳳姐姐是什么神人,想問題的角度都跟世人不一樣。
“不過,我接下來要講的這幕壯舉,你聽了一定會對郭杲他刮目相看了。”金陵說時,吟兒還不屑。
“可知道當今圣上之所以能夠登基,郭杲就是個居功至偉的人物若非他的擁戴,圣上根本不可能成功。”
吟兒一怔“郭杲,就他那副樣子,還曾經立了個皇帝登基”
確實,那個真實發生過的事件,在歷史上被稱為“紹熙內禪”
對此,史書上是這樣記載的紹熙五年六月公元1194年,當時,還不曾有南宋風煙路的這個故事,林阡15歲,還在泰安練功升級打怪;吟兒13歲,在江湖剛剛小露了個臉太上皇孝宗皇帝駕崩,宋光宗與太上皇有隙,且因患病不能理政、執喪這就是云煙姐姐曾經說過的,她對她的父親又愛又恨,因為她的父親就是這個宋光宗,極度不孝,連老子快死了也不去看,鄙視之
垂相留正屢次請立嘉王為太子,光宗初允,后來又出了一御批云“歷事歲久,念欲退閑。”這就叫站著茅坑不拉屎。留正得此不明不白之語,大懼,稱疾乞罷政。后得知趙汝愚等人有“內禪”之謀,留正遂逃出臨安城。于是,“中外人情洶洶,以禍在旦夕。近習巨室,竟暈金帛藏匿村落。而朝士項安世等,遁去者數日,如李詳等,搬家歸鄉者甚眾,侍從至欲相率出城”。臨安城內大亂。知樞密院事趙汝愚、工部尚書趙彥逾、知閣門事韓侂胄等人趁機請高宗憲圣昊后垂簾,逼光宗退位,立其子嘉王趙擴為帝,是為宋寧宗。
在此“紹熙內禪”中,身為殿前副都指揮使的郭杲,是個再關鍵不過的人物。南宋的三衙,是與各御前諸軍編制相等的三支禁衛軍。宋孝宗以后,殿前司的軍額約為七萬余人,馬軍司的軍額約為三萬人,步軍司的軍額約為二萬余人。其中,馬軍司于乾道七年1171年后已徙駐建康。因此,駐守臨安、拱衛都城的只是殿前司和步軍司部隊。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說任何宮廷政變如得不到殿前司的支持,無論如何也不會成功。
郭杲是趙汝愚的臨時盟友,趙汝愚費盡了力氣,才說動郭杲一起發動了著名的紹熙內禪事件,逼迫宋光宗退位,傳位給宋寧宗。這次政變的成功,郭杲的作用非常重要,他要不點頭,趙汝愚韓侂胄都要空歡喜一場。
當年,郭杲帶五百禁軍到祥禧殿前,逼索傳國玉璽,在他的手上,真正地廢立過兩位君王而就在幾天以前,吟兒竟就帶著幾十個人到郭杲府邸,一把將他拉下主位,對他吼出一句“豈止廢立,還有生殺”難怪郭杲的心腹們要來谷內大吵大嚷了,第一是不相信,第二是因為不相信而極度抵觸所以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