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又與我紀景師父有什么關系”吟兒哽噎,不再糾結于此。
“茶翁說過,胡蟏一夜之間人間蒸發,各種風傳都有,不知哪種是真事實上,胡蟏應是在舉家遷逃之后,被紀景前輩追緝”林阡忖道。
“是,紀景,是追緝胡蟏的義軍首領之一據說胡蟏那時一路南逃,直到了南宋境內,有人說他逃往了黔州,有人說他已到了大理,紀景都是一直跟了過去的。”茶翁說,吟兒點頭,這符合師父的性子,不將胡蟏繩之以法,紀景絕對不會回來。
“至于紀景究竟有否殺了胡蟏,我們都不得而知。紀景很久以后才回義軍,途經我風清門做客,師弟因為問心有愧多時,不愿再將秘密藏掩,是以當他面前將事實托出。我遠遠看著,知道師弟那些日子一直都良心受譴責,直到跟知己良朋說了真話,才好過一些。”茶翁噙淚回憶。
“他好過了一些,可換我師父不好過了”吟兒眼圈一紅,“想來胡蟏已經被師父殺了,不然師父是不會回來的。”
“我也猜胡蟏是死了,但不確定師弟與紀景傾談畢,終不愿再偷生于世,在他面前自盡伏罪。”茶翁道。
“胡蟏確該是死了。紀景前輩發現殺錯人,所以沒回大名府去。這才隱居在了三清山思過。”林阡嘆,“只盼著胡蟏雖死,后人猶在。”
不管是寒毒的發展也好,救吟兒的方式也罷,林阡都希望這個無影派能夠保存。因為胡蝶、蜮兒在這個故事里也得以活躍,他知道胡弄玉的真實存在不是奢望。到時候,最大的問題,卻是如何說服吟兒去求醫了。吟兒的性子,只怕不愿向仇人低頭。
“是啊,胡蟏冤死,師弟伏罪,我卻必須守著這樣的秘密,漸漸地,竟失去了鉆研寒毒的熱情庸庸碌碌了這大半輩子”茶翁眼中俱是悔恨。
“我原以為茶翁不制寒毒了是缺乏進取,茶翁自己覺得是因為昧著良心,但是茶翁實際上是沒有動力了吧,同道中人都不在了”吟兒柔聲勸,她也知適才自己語氣過重。
“鳳姑娘見笑了。無論什么原因,都是半途而廢。”茶翁搖頭,嘆。
林阡聽出一二來,茶翁半途而廢還有第四個原因,至關重要的原因,就是“知難而退”。
畢竟,除了那寒徹之毒以外,再沒有寒毒可以兼得“性烈”與“不外泄”,換句話說,如果想超過胡蟏、要發現比寒徹之毒更厲害的寒毒,就必須冒著不止一次的生命危險還未必能夠得償所愿。
無影派的異軍突起又半道凋零,給河朔毒壇設了一個難以逾越的坎,無論他們是追名逐利還是真的不懈登攀,都必須克服萬難、歷盡艱辛、隨時隨地將性命懸。
當年寒毒發展趨勢曾一度超過火毒,然而茶翁和他同輩的許多人,最后放棄事業,都是因為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