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終于接近大計實現,胡水靈反而開始忐忑。
金承安元年,宋慶元二年,他十七歲那年這個故事,終于拉開序幕。
她送他踏上尋找飲恨刀的征程。但同時也做好了最壞打算,他可能自此再也不會回來殺了辛棄疾,只是可能回不來;不殺,或殺不了,那就一定回不來。
于是她對他講,不用牽掛我們,男兒志在四方。
其實那一刻,當真有易水邊的悲壯,志在四方,意指無處歸鄉,那種感覺真不祥。
那時她有點分不清楚,她到底是怕失去他這個人,還是怕失去她的全盤計劃她目的是想讓林楚江為一個魔頭兒子反思,卻不足以保證勝南最后還活著
所以,她求張睿派人留意著南宋江湖。張睿憂她所憂,不僅派人打探消息,后來更還親自前往。張睿與她一樣,一是怕勝南動搖,二是怕他有危險。可憐天下父母心。
后來他的故事里便不再有他們。
代替他們承接他故事的人,成為他口中那個再重要不過的“吟兒”。雖然那時,他倆還只是伙伴。
散關,點蒼,云霧這故事從開始起,張睿和胡水靈都在聽,雖然注定要滯后。聽的時候,就能聽出勝南的心路。
最起先,勝南真的沉默寡言,雖然頻頻立功,卻無絲毫流露,在別人的故事里可有可無,但隨后不久,竟就與飲恨刀、林楚江先后相逢一出道,就有著這般宿命的際遇,胡水靈當然心驚膽戰。
雖然那時的南宋江湖擁有了“九分天下”看似定型,但胡水靈知道,江湖怎可能定型,定型不就滯流了長江后浪推前浪,憑勝南,完全可以在南宋有一席之地,只要有哪怕一個人帶引他走上去,那就將攪亂胡水靈的全盤計劃但,胡水靈更懂,勝南不得志的命途還沒結束,因為她相信,林楚江自己也改不掉那個“英雄需問出處”的頑固規則。紅襖寨和短刀谷,本質一個樣。
但最終,她輸了。
她想不到,飲恨刀在遇到勝南的時候就認他,那時就已經有人在猜他是不是林阡。
她想不到,她叮囑他千萬不要拿出來的玉,他會為了林楚江拿出來,那么輕易就暴露了身世。
她更想不到,林楚江會死那么早
很多鋪墊好的劇情,真發展到了關鍵時刻,會有角色不奉陪。但胡水靈想不到,連主角都退場。
林楚江死得那么早,是南宋義軍全體不愿看到,更是胡水靈最為意料之外,林楚江不僅死的早,他死之前竟還認回了勝南,非但如此更托付了飲恨刀和整個短刀谷、南宋義軍那是對胡水靈計劃的怎樣一個沖擊死之一字,太沉重,勝南是什么人胡水靈還不清楚嗎,他把承擔看得比命還重林楚江的徹底消失,未完成的父志立刻壓在勝南肩上,加之他本身就以抗金為使命
好吧胡水靈承認那不是沖擊,是消滅林楚江以死消滅了自己的計劃因為那個時候,勝南壓根兒還沒見過辛棄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