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兵流劇猛到卷成了漩渦,裹挾進一人又一人不斷擴張,緊促得誰都來不及看見誰。
柳五津就愣是被帶到了李思溫軍撤退的浪潮中來當看見吳越軍不敵潰敗、而對面金軍越戰越激,李思溫軍先前的進攻再快,也不如現在撤退快
對面金軍主將為誰吳越在他劍下竟無招架之力遠遠望去,那人背后兵敗如山、那人身畔非死即殘、那人面前陣型中開,颶風驚駭,罡氣肅殺,見人削人遇陣滅陣,劍術明顯比尹若儒狠。
柳五津憑著少許經驗想,高手堂如果按岳離、邵鴻淵、尹若儒分三級,此人起碼也要到岳離和邵鴻淵之間了。
弧光一掀一闔,千兵萬騎齊黯,放眼看這條路原有的足跡馬蹄印車輪痕全澆了一層鮮亮的血、而這些印跡的主人們全是橫七豎八歪斜堆迭,脆弱與零碎程度,震動得、驚撼得見者聞者站都站不穩如此,柳五津雖不認識他,也足以給他的劍起名“碎步”
碎步劍,司馬隆。過去蟄伏在河南并不屬于完顏永璉,而今卻旗開得勝大發天威。他這種戰力,莫再說完顏永璉耽誤了幾個月的山東之戰再耽誤幾個月,也值得大金上下,真是高手如云,去了個邪幽之劍尹若儒,卻來了個更強的劍術高手
不容喘息柳五津聽得身邊兵將齊齊慘叫,循聲看不禁也暗叫不好,原來司馬隆已然馳到了李思溫那邊去。憑他那么強勁的劍法,殺李思溫是剎那間事,何況李思溫身側全是些蝦兵蟹將發現颶風來時要么逃了要么倒了危難關頭柳五津顧不得那么多了,當機立斷給馬一鞭,徑直往司馬隆方向沖
當然不是送死,老柳就是在跟這高手賭一賭我劍不如你,胯下戰馬還不如你
眾所周知,柳五津號稱馬類天敵,見馬就搶死不要臉、寶駒到手卻不愛護,早就以“無良馬賊”臭名遠揚,馬主人避著他,馬類也避著他縱然有點吊兒郎當了,江湖中人說笑歸說笑,其實還是都了解,柳五津對馬就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般,只不過明明愛卻不知道怎么去照管,所幸有個聞因幫忙
故熟知柳五津的人,投其所好的還是愿意往他那兒送。胯下這匹聞因給起名叫“流云”,倒不是柳五津搶的馬里最強悍的,卻一定是柳五津最喜歡的、逢戰必騎,不因別的,因這匹馬最不厭惡他,跟他最合得來,柳五津的勝仗一半以上都帶它一塊。
而今這一仗,柳五津焉能不知,不可能是勝仗卻閉著眼睛、給它一鞭、朝著司馬隆的戰馬直接撞過去
沒錯,這是救李思溫的唯一方法,對手太強,柳五津沒別的法,只能拼著膽子、先從斜路上去撞開他的馬了
一聲強猛的撞擊、兩聲刺耳的馬嘶、數聲激烈的破碎緊接著發生的,是雙方戰馬的互相撞死,和柳五津半個身軀的血流如注,以及司馬隆驚退數步、李思溫大難不死
“還不快退回去”柳五津不顧血流拖住李思溫一并上了他的馬,并瘋了一樣對周邊的一眾宋匪發出逃命的嚎叫,“全都給我沒命地逃啊逃”
聲嘶力竭,只因對手根本沒法戰勝
“為何為何不要了你的馬”奔逃數丈開外,李思溫方才醒來,金軍箭矢在后掃射,李思溫驚魂未定問柳五津,“那匹,明明是柳將軍的最愛”
柳五津想起愛駒慘死亦是痛心,再找不到一匹更合得來的戰馬了然而這一刻卻不后悔,柳五津轉過頭去,笑對李思溫說“五津愛馬,更愛人才。”李思溫聞言先是一怔,后面紅耳熱自慚形穢,不知是太緊張或是太激動,他嗆得連連咳嗽眼中全是熱淚。
一退回到據點里,李思溫翻身下馬,立即向柳五津謝罪“柳將軍,李思溫這些天來不識好歹,對柳將軍有諸多冒犯得罪之處”情之所至竟是伏地不起,淚流滿面,“李思溫都都干了些什么蠢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