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五津當即也下馬將他扶了起來“都過去了,李當家。我等都屬抗金聯盟,各自來自不同幫派,有所分歧自是允許,真打起來卻沒必要如今外敵勇猛,理應同氣連枝,私下恩怨,都算得上什么呢。”
李思溫的叛離終究也是因柳五津而起,柳五津是出自真心地要將他救回來、拉回來,今天被卷進他的兵流似也是冥冥中注定了。
“柳將軍大人大量,思溫更加慚愧。柳將軍說得對,理應拋開成見、一致對外”李思溫起身,“來人,立即告知吳當家、石當家,思溫不與他們戰了,合力打垮金軍要緊”
李思溫幾位副將皆是喜形于色,無疑他們也盼著李思溫這個決定。“然而,鞍哥那邊,如何交待”終也有人提出這個隱憂。
“鞍哥終是不知此地現狀。他若在此,也不愿見到全軍覆沒。”有人答說。
柳五津看著李思溫蹙眉,知他實不忍叛離楊鞍,即刻說“李當家,你我都不知,楊二當家究竟什么原因要和盟王反目,不僅你我不知,主公亦不了解。想必所有人都想求個明白,戰在一起起碼該知道為什么。兄弟義氣固然重要,但焉能為了一個兄弟就翻臉不認另個兄弟若真這樣糊里糊涂打到最后,便宜外敵不說,只怕還會殺錯了人后悔莫及。”
“柳將軍,說得對。不知什么原因”李思溫嘆了口氣,面色有些凝滯,“雖說外界有傳言,鞍哥為了權位地盤,但我覺得不是。這么多年來鞍哥一向功高,甚至高過了談寨主,也沒求過分毫虛名”
看著柳五津,李思溫敘說舊事,“試問有哪個為了權位地盤的人,會在山東到處都在打仗都在不斷易主的情況下堅守著這區區一個泰安那時大家都看著黃摑把泰安圍成了鐵桶,萬次絕境也沒見鞍哥有半次棄守,當時,若是棄了這泰安出去了,早就有了更多地盤,卻為何蠢得沒出去自是為了兄弟情義若不是大家,鞍哥不會留下鞍哥他,從不會丟下任何一個兄弟”
柳五津心中震撼,點頭稱是“那就更該守住了大崮山和摩天嶺,好支持主公向月觀峰的方向打,唯有見到楊二當家,才有冰釋前嫌可能。”
合作,自然合作。
再沒有什么情誼,比共患難更鐵
正月末的日子,沒有想象中拖沓,竟然來了,終于來了,完顏永璉親自臨陣指點戰局,高手堂的缺失由豫王府的暫且補上。
大崮山和摩天嶺宋匪形勢轉危,據點銳減退到了一起來。金軍經過調援,多了將近一倍,勢要將宋匪逼至絕境。今時今日雖然兩派宋匪同仇敵愾,能夠全力以赴去打司馬隆的將帥卻難挑選。他們之中,石珪、李思溫、史潑立、彭義斌武功皆低,柳五津舊傷未愈新傷又添,吳越前次就被司馬隆打跌馬下,能應戰的只有海逐浪,而且必輸無疑。
這,已經是最好的狀況。
金軍叫陣多時,沉寂中海逐浪起身,掩月刀斗志仍在。
“海將軍,我們一起”吳越攜劍與針。
“我也去”“我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