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馳赴泰安之初,身先去外一層接應林阡,命令已通過海上升明月傳達至月觀峰,桓端黃摑岳離現在還未必知道李思溫郝定是他調的,哪怕黃摑曾經有過這個懷疑卻稍縱即逝,只需從為官之道出發分析就知道,“不會是旁人調動,徐轅還在,任何軍師都不應當逾權,所以,李思溫郝定和吳越一樣,屬于一時不受控。”李思溫素來穩重,顯是被郝定影響。
然而黃摑錯了,李郝柳劉始終都受控于徐轅,雖說陳旭此舉逾權,他們卻不擔憂被徐轅事后怪責,因陳旭說“請諸位將軍相信我與天驕之間的溝通”,而陳旭對天驕也說,“郝定不會連劉二祖的話都不聽”暗示請天驕相信紅襖寨偏偏那個人是虛懷若谷的徐轅,偏偏那群人是已經齊心協力的紅襖寨。
故此,陳旭調月觀峰宋軍的第一個優勢就是出其不意,這也是此計施展的最基本條件金軍雖然不輕敵,但確實將月觀峰看作最末,如此陳旭調遣起來就方便得多。
桓端黃摑和岳離更不會想到,陳旭此舉對準的是他們王爺的軟肋
“紅襖寨眾將屢屢在摩天嶺涉險、受挫。”林阡也曾對吟兒解釋過近期月觀峰摩天嶺兩地的形勢,“涉險”“受挫”,從這些字眼,大抵就能看出完顏永璉的本心。和林阡一樣,能少犧牲些性命則少犧牲些。當然,完顏永璉早把紅襖寨看作無法回頭的悍匪,雖不愿過分殺戮但不可能對他們慈悲,因此這能少犧牲的指的還是金軍。畢竟殺人一萬自損三千。
陳旭的戰術也是對此賭一把。既然完顏永璉想“盡量少犧牲些性命”,那么陳旭的對策正是“能大規模就大規模”,“越多金兵被卷進迷宮陷著出不來就越對準完顏永璉的軟肋。”也就是夢中范遇提到的“劫持”。
陳旭之所以讓郝定李思溫領著月觀峰能攻擊的兵馬“全力出擊”不用一萬如何釣對方三千
一萬和三千,原可以從兩對里選。
離迷宮越近,要劫持越易誰最優先可以進迷宮自是大陣內部、迷宮之側的摩天嶺吳越、月觀峰劉二祖,他們分別可以劫持黃摑桓端、司馬隆。
然而,諸如黃摑桓端的內二三層金兵,不大可能會被吳越軍帶進迷宮劫持,原因很簡單此迷宮的唯一出口就在摩天嶺,宋軍不能知道具體到何處,但黃摑桓端都知道,他們如果和宋軍同時陷進迷宮、只要不是那么絕對地落在下風、輕易就能甩開宋軍走出來、所以不可能陪宋軍一起陷在迷宮里、那吳越等人就沒法劫持住他們。
司馬隆顯然也知道,但司馬隆甩不開。
“黃摑等人在對戰時可以自由出入迷宮、是因為出口入口都在摩天嶺,都在他們負責駐守的地盤;但是月觀峰的司馬隆就不一樣了,因為迷宮的唯一出口在摩天嶺,從月觀峰的入口進去的他們,怎么也不可能為了跑到摩天嶺的出口、就棄月觀峰的駐地不顧一實一虛,畢竟兩個世界。越多人入迷宮,越少人守駐地。”此刻時機差不多了,李思溫郝定應已完成任務,是以陳旭對身旁的百里飄云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