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連日來我軍在月觀峰被引入迷宮的都是極少數了因為被引進去的我軍人數越多,金軍需要設下的誘餌也就越多,司馬隆不自損三千就沒法釣到一萬,但是他需要這三千安全地走出來回到月觀峰若派了大量人手為誘餌,想從出口出來就只能繞道去摩天嶺,如此必定有所耽誤,那么一來月觀峰他的本營就容易出現空虛,被別處的我軍攻入。”飄云豁然開朗,“在司馬隆心里月觀峰最重要,所以,一直以來他都坐鎮月觀峰從不大規模開戰、只用極少數不打緊的金兵來引我軍迷失、擾我軍士氣,我軍礙于陣法倒也不敢隨意出擊。”
“正是此意。事實上我軍被引入迷宮的不多,但一旦進去了就無一生還,所以金軍次次都是小騷擾,卻以此形成大威懾,威懾得我軍幾乎不敢去探究。有這陣法在,我軍確實很難出擊,規模小了找死,規模大了也冒險,然而物極必反。”陳旭笑說,“今日一戰,如果規模大到我軍幾乎傾巢而出,作出一番為了救盟王什么都做得出來、奮力打垮金軍、占領地盤、沖破封鎖的樣子,司馬隆不僅需要大量人手來鎮壓我軍,更加必須他自己也出馬、不得不出馬、如此才能壓制住咱們、捍衛他最重要的月觀峰”
“他卻想不到,我軍表面是急不可耐沖破鎮壓、好像是要打垮他威脅到他月觀峰的地盤了,實際上卻是要引他進迷宮”飄云順著陳旭的思路,眼前一亮。
其實這次思溫和郝定傾盡全力地發難,并不是急不可耐,急不可耐是表面,實際旨在誘引司馬隆入迷宮司馬隆當然不會傻到自己入,也以為思溫和郝定不會知道多少入口,但陳旭已將他和林阡研究過的地圖交給了思溫和郝定,所以,月觀峰此戰與往常任何一戰都相反是宋軍盡一切努力、利用一切可能、誘引金軍大批入陣、誘引司馬隆不慎犯錯
“不錯。迷宮入口那么多,司馬隆不可能一一記得,實戰中他稍有不慎,便會被我軍引入迷宮。但他又不可能對月觀峰擅離職守,因此就只能陪我軍一起陷在局內。哪怕在迷宮里打轉,他也不能離開月觀峰去摩天嶺畢竟撇開這個虛空的陣法不談,他最大的任務還是留在月觀峰的地盤上。陣法隨時可能解除,解除的時候他不能站在摩天嶺了卻丟了自己的月觀峰。”陳旭敘述時,飄云心服口服。
事實上,只要能騙誘司馬隆陷進迷宮宋軍就已經贏了司馬隆若選擇去出口,大軍全部能安全到達摩天嶺,但月觀峰就將不剩多少金軍,他想回來收復,誰知臨近宋軍動作會否更快而司馬隆若選擇不離開月觀峰、也就因此出不了這個迷宮,被這個存在于虛空的陣法一擋,他也沒法守好他的駐地。
雖然月觀峰宋軍也是傾巢而出暫時沒辦法趁虛奪他本營,但月觀峰金軍同樣也深陷泥沼沒辦法捍衛月觀峰這種死磕罕見地出現在月觀峰,迷宮外金宋局勢成死水,迷宮內則水深火熱,陣法一日不解除,迷宮內就不知多少變數、多少兇險。不得不說宋軍是毒辣的自盡之舉,但宋軍的目的還是達到了,宋軍不是要贏,而是要把金軍劫持
“這么說來,司馬隆確是最好的劫持對象,思溫郝定是這一局的關鍵。”飄云悟道。同在陣內,摩天嶺的金軍可以回出口,月觀峰的金軍卻只能陷進去,“只有月觀峰的金軍能和我軍一起陷在陣里。陷在陣里,兇險重重,如履薄冰,有月觀峰千余金軍,怎能不影響完顏永璉。”
這就是劫持的最終意義。
“正是如此。僵持越久就越對完顏永璉攻心,他必定會對戰局施加調控,如川北之戰盟王對蘇降雪一樣。”陳旭欣賞飄云的悟性。
“然而完顏永璉何時才會調控此戰不知他有未袖手旁觀。”飄云一愣。
“我軍一直不輸,他哪有心情旁觀。”陳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