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若凝臨走前最放心不下的確實是辜聽弦,好在他傷口處理及時,又有孫思雨在旁照應,理當無礙。
“與聽弦安心藏在這里,待他醒來告訴他,我會幫林阡補足這一戰的缺憾,絕不教金軍越過定西。”田若凝看出金軍利用的是“蘇軍不強”這個弱點,林阡在這一戰的缺憾也是如此,他田若凝,偏要呈現出一個極強的蘇軍給金軍看、給林阡補足
闊步前行赴戰,青鋒三尺迎敵。“顧將軍,打一場這樣的仗,才是對你不負”田若凝如釋重負,在心里對顧震說。
前路的盡頭便是身后。這條歧途,他終可以決絕地轉過頭,盡管再回首已百年身,到底在這一刻重新看見了他年少時向往的疆場上馬馳騁,無限遼闊。
征途漫漫,殺機四伏,將要面對的這個敵人,林阡那么多人都攔不住所以一定很強,但不幸的是,他再強都要栽到田若凝手上因為田若凝有著積攢了幾十年一直沒用對的堅決,今日終于要派上用場。
天色大亮。
彼時,亂溝據點大小城寨都已陸續被克,司馬隆兵鋒強勢過境,并揚言只借路不殺人,加速了部分蘇軍不戰而降但司馬隆再如何言出必行,金軍都必然會對當地蘇軍造成危害。
被各地逃散兵馬一傾軋,于天池峽駐守的田家軍亦很快就遭金軍沖垮。那批受命刺殺辜聽弦的絕殺無意間也幫了司馬隆一個大忙,他們牽制了田若凝較長一段時間使之無法到場,待到田若凝臨陣已晚,田家兵馬大多山窮水盡。
他們卻不愧是田若凝麾下,比尋常蘇軍要堅毅得多,寧可在這絕路死撐、也要把他們認為最強的金軍主力牢牢地吸引在這里這番纏斗,不是為了幫林阡,而是要幫同伴們轉移火力,并等待田若凝來救局田將軍他一定會來,來收拾這些膽敢欺辱他們的外敵
司馬隆不知這群田家軍與尋常蘇軍相異,誠然這是楚風流經驗里很難提到的將他們逼到絕境后本以為他們會潰不成軍,卻意外發現他們不依不撓竟反而還糾纏著金軍少許先鋒。司馬隆心知遲則有變,當即下令不再追殺,“擱置于此,兵貴神速,我軍西進”,說完號令立即要走,不想已經泥足深陷
原來,不知何時田若凝已經到了這里他臨時集結并統帥了一路精兵,見勢危急當即結合地形設陣換句話說,其實田若凝早就選在這里等著了,他是看透了司馬隆最終會被引到這里、故而先了這群田家軍和司馬軍一步料事如神至此
而何以司馬隆不曾察覺因田軍精銳乃是全體寂然貼伏于地,手執大旗盡數撲倒,地形掩飾恰到好處。司馬隆施令剛畢,田若凝令旗一揮,當下數百旗幟接二連三揚起,金軍尚未回神,近千人從無到有從靜到躁不過轉瞬旗之舞動,似奔潮涌浪此起彼伏,人之突現,如神出鬼沒爭先恐后。
旗中有雷聲狂吼,雷中有電光急趨,電中有兵影狠掃,兵中有旗形猛撲,相輔相成,循環相生
司馬隆大軍萬料不到田若凝會如此善于設伏,驚惶失措之際,立刻就遭遇了田軍反擊,攻防驟換,只看這群伏兵進一步迅疾鋪展,火乘風勢攻擊性已比適才更足,因旗掩蔽,因聲造勢,十人便有百人之效,幾百人星羅棋布更顯得成千上萬,加之陣型隨時間推移不斷演變,大旗忽開忽合,人物時散時聚,外表神乎其神,意象無窮無盡
這支田家伏兵,設陣時、存在時,形同虛設,無聲無息,一施令,一揚旗,勢同滾雪,無懈可擊。金軍先是一驚一乍,又驚敵軍人多勢眾,再驚陣法不計其數三驚交疊,后知后覺自然轉勝為敗
后知后覺山東之戰司馬隆明明進步了很多,怎又犯了遲鈍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