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吟兒不是瀚抒的妻子,羅太后不是不知道,而是洞徹所以萬御醫在自以為最合理的那一刻死了是謊言就注定漏洞百出、越狡辯越錯,醫生的話太輕易就露出他居心叵測,而且洪瀚抒此生還最恨欺詐
“如果真不是夫妻恐怕萬御醫人頭不保了。”李安全點頭。
“那么事成之后,咱們連滅口都省了。”羅太后道。其實當天密談時她循循善誘,就是故意開導那御醫自己編造出謊言不直接教唆指導,不親自出謀劃策,她要讓萬御醫自覺自愿,甚至是迫不及待地,用他絞盡腦汁想出的策略,把他自己送上死路。
那萬御醫,并不是“膽怯者,越怕死,越死得快”,而是,“迂腐者,越看重什么,越會在什么方面犯傻犯渾。”
那洪瀚抒,在很多人看來都是個成大事者,本來鳳簫吟就病入膏肓,而且和他還此消彼長,自愿試藥合情合理,他洪瀚抒為了家國就該相信她自愿并很快看淡。
成大事者會看淡,可惜洪瀚抒雖是個成大事者卻愛江山更愛美人,所以“那鳳簫吟,我是必然要她死的。”太后一笑,云淡風輕道,“她的死可亂洪瀚抒之心,讓他對純祐起不到作用。悲慟之下他發揮不了實力,更會和純祐之間一直存在裂痕。”
之所以要讓萬御醫反復提及“試藥是為了救李純祐”,除了幫萬御醫在李純祐那里索要寬恕,更加是為了突出“為救李純祐而害死鳳簫吟”,李純祐是鳳簫吟之死的最大受益者,這一點可直接離間李純祐和洪瀚抒的關系。
“若鳳簫吟臨死之前相思劇毒發作,那洪瀚抒大開殺戒當如何”李安全問到了這一點。
相思劇毒發作于是,太后就有了更好的計劃,“如果大開殺戒血流成河,則不再是出現裂痕,而是反目成仇,還順帶著失盡了洪瀚抒的民心。”
羅太后知道瀚抒是個暴躁狂,也都沒想到事發會這么快
包括萬御醫在內也沒想到瀚抒會比想象中激憤萬倍。
眼看吟兒瀚抒一前一后到李純祐寢宮,雖然早已部署了兵馬時刻保護,為防萬一,太后還是決定親身臨場。
但她的臨場,不是別人覺得的是“愛子心切”,而只是要來欣賞自己導演的劇情,罷了。
陰陽鎖終于如李安全所說沒避得開發作,于是洪瀚抒和李純祐兩人如她所愿直接反目,血拼
解決鳳簫吟和萬御醫,滅盡洪瀚抒的民心,令李純祐失去精神支柱。一石豈止三鳥。
在她算計外的也只是西夏一品堂當日在場的全軍覆沒
經此一役,西夏政變遭到激化,李安全欲趁這絕好時機奪權,籌謀之際,亦對羅太后承諾留李純祐性命。
確實是個絕好的時機,事發后李純祐傷心失落,相信了萬御醫話的他,推測出萬御醫可能是為了治自己的病而冒著缺失醫德的風險用鳳簫吟試藥,他感動于萬御醫的忠心因此他傷心萬御醫的死,而鳳簫吟,于情于理也都是他對不起她,因為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他沒臉再見洪瀚抒,他卻十分想念和牽掛瀚抒然而,他知道這輩子可能再也見不到洪瀚抒了。
“瀚抒瀚抒對不起”李純祐在事發之后就病倒了,臥床了多日不起,也許是心理作用不見好轉,常常是淚濕枕沿含糊自語。自語著他那個一心結交、推心置腹、曾神交多年、聞名不如見面的知己,自語著他那個本來他不自信、可以支撐他挺直了腰桿說話和正視自己理想的主心骨
可是,那月下挽手的美好,竟然維持得不到一晚,就這樣被自己的頑疾破壞如此,“這病,別治了,還要治好作甚害了瀚抒害了瀚抒啊”他難得發脾氣,難得在寢宮大呼小叫,衣衫不整淚流滿面,威儀全無不成體統。
昏沉久病,不理朝綱,渾然不覺,或者說是無所謂,慢慢被架空了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