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右戰場,又一季,三國亂
是征人,烽燧、煙塵、軍幕、轅門,就該早習慣
戍鼓、羌笛、羽檄、天風,不得不說,我喜歡
群雄逐鹿,光陰似箭,不經意間,再去一晚
可惜卻是,盟主她,仍舊未還。
是夜,柳聞因悵然幫吟兒照看青驄,依稀記得自己自山東戰后就沒再和她見過面。還好,聽說歸期已近,原是水赤練最先回來稟報林阡,后來祁連山的動作也漸漸證實了這一說法。
追溯自己來到隴右之后不久,盟主就隨那洪山主遠上西夏,從此音訊渺茫,林阡哥哥哪是不急,奈何盟軍正四面受敵,身為主帥,當麾下兵將生死存亡,他豈能為了妻子抽身。好在處變不驚的林阡哥哥,終還是擊敗了那位豫王府排名第一的齊良臣
齊良臣的戰敗,使金軍不得不增派十二元神,形勢對他們而言極不樂觀;峰回路轉,卻又有蘇慕梓作亂攪局,竟間接幫楚風流度過了臨洮府絕境。不過,金蘇雙方并沒能同期強盛,因為對手是陰謀陽謀并用的林阡,因為辜聽弦海逐浪郝定等人甚至祁連山都愿意分擔,終于在榆中大戰之際,縱使十二元神都示出疲軟,蘇慕梓亦與愛將赫品章被離間。
其后數戰,金蘇雙方一直被林阡鎮壓得弱強交替呈現車輪陣之勢,自始至終沒有哪一方的戰力真正能夠超越盟軍。即便在定西境內蘇慕梓的地盤逐漸擴張成了最大,卻連顯示出了自己的地盤最大都膽戰心驚。只因有林阡在一天,這些都是鏡花水月,得到都有失去的可能;有林阡在一天,實力再高也是虛高,再強都會被捏弱回去。
而以楚風流為首的金軍,則在數度柳暗花明之后,又一次陷入了絕境只不過換個地點叫榆中
金蘇雙方,說到底還欠一場無間的合作只欠一場跨越信仰的金宋合作,就必定能讓林阡栽一個大跟頭翻不了身利欲熏心,他們竟真正地合作了一次天池峽之戰,蘇慕梓明目張膽幫楚風流金蟬脫殼非但如此,地道事件之后,越來越多的溝通都已經如楚風流所愿或明或暗地開始。
可惜縱然如此,金蘇雙方的戰力相加也只不過和盟軍拼個相當因為這合作,并不是一加一的效果蘇慕梓軍中,總有人不能接受和金軍的暗通往來。
但是,這合作正以一個無人察覺的速度進行著;這些年來由于同以林阡為仇,屬于金軍和南宋叛軍的融匯實際一直都在緩緩攀升,終會在有一天到達頂點大金第一將才楚風流,絕不可能做損人不利己的事,她要是沒把握,怎會在自己的絕境下還將幫手謀算
楚風流要的很簡單,蘇軍一半徹底降金,一半心死歸隱,隴右兵勢,將迅速重排到她想見到的狀態,那就是蘇軍解體后的金強宋弱。
地道事件迄今整整一月,各種戰役開啟又落幕,多少謀略生成又消滅,劇情,已經漸漸地在向她的設定靠近。金蘇雙方的戰力相加,儼然已有超出盟軍的跡象,還正在她的操縱下繼續滋長;一旦量變引起質變,金宋差距將會陡然懸殊,再也無法更改
盡管盟軍中但凡明智之人應該都明白,這種關頭本不該對蘇慕梓幫楚風流的行為義憤填膺、冷嘲熱諷、聽之任之或幸災樂禍,那樣一來推動著蘇軍一條錯路走到底可是蘇慕梓他就是愿意這么走呢你怎么攔又要以什么資格什么身份攔你還沒辦法不袖手。
何況盟軍大多數看不到這么深遠,對于地道事件義憤填膺、冷嘲熱諷、聽之任之或幸災樂禍的大有人在,更有甚者誤以為這對盟軍有利,正合我意高興還來不及。這一點,也是楚風流對此番策謀胸有成竹的原因之一大多數盟軍對蘇慕梓的降金自愿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