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薛無情端的是武學大家,其內力之渾厚,造詣之高深,竟能營造出令洪瀚抒都覺不可思議的火勢,不僅火的旺盛、猛烈、激揚、飄忽等都臻入化境,就連火的熱量都被他兼容并蓄,他最小的一個特點而已,就足夠將火從鉤最引以為豪的最大特點藐視
“取宇內,空余半詩半茶”,說得風雅恬淡,可他真要是隱士有什么可怕,還不是因為有三個字的前綴
除卻那火龍掛的震懾,只剖析那槍的招式,虛實奇正,皆在其中,勢險節短,進銳退速,無怪乎天下無敵。
而當劇烈的火和涌動的風順勢結合,終于形成巨大旋轉的渦流,頃刻將洪瀚抒卷在當中。
洪瀚抒卻何時怕過誰天教我洪瀚抒也一樣是殺人如麻令誰都聞風喪膽的惡魔
“他意境竟忽然提升”那時薛無情本已十拿九穩,卻看瀚抒竟和曾經的程凌霄一樣,一霎仿佛置身于虛空一般。蒙了層浮光的洪瀚抒和火從鉤,忽而令薛無情無懈可擊的槍法無法靠近。
這意境,正是當日洪瀚抒在西夏遇到昆侖劍派徹底入魔前參悟出的。那晚九大劍客在破廟向他復仇時集結合陣,令他感覺他們打出來的冰雪漫山像極了云霄萬里、熔巖噴濺對應著斗轉星移,那時他覺得哪里不對勁,于是在心底留存了一個印象,可惜無端端被入魔打斷,直到這一戰急中生智才頓悟
地上和天上的萬事萬物都是相對的,就好比星分翼軫對應著地接衡廬。其實,宇宙的形狀,或許和年輪是一樣的。
今生是冰雪,前身是云霄,今生是熔巖,前身是星斗,今生是火海,前身是云山
有這種參悟的瀚抒,鉤法豈能不超然出塵,于是豈能不和曾經程凌霄一樣,以只服從于自己心境的定力抗拒了薛無情火龍和風力的雙重打擊
如此意境,自然也令薛無情欣賞。
然而,只是欣賞而已,絕非頭疼。
因為瀚抒在他出槍之后即使意境提升,卻不再有半次以攻代守全然守御
和程凌霄等人一樣,洪瀚抒勉強避得開薛無情,自己的鉤卻無法威脅到他而只要薛無情破除了洪瀚抒的內力屏障,再高妙的意境也不過是曇花一現,垂死掙扎。
當此時,正自死斗的兩人,都發現已經有火燒到了身上,無法逃開的劫難,因四周圍都燒光了。
火異常大,中心氣壓已經很低,而外圍氣壓相對極高,便會造成向火場流動的強大氣流,因此,外圍的流淌火河、火器火藥全會被吸引到戰斗最激烈的這里,可能林阡、程凌霄、秦獅、完顏瞻等人都已經往這邊尋救和嘗試滅火,因為耳畔隱約有眾人的呼喊,呼喊卻和汗水一起燙化在耳里。
也許現在是最后的逃生時機了,薛無情和洪瀚抒都意識到,只有此刻解決掉對方才能活
絕境求生欲更能激發一個人的斗志,薛無情眼神一變、全力以赴、一槍挑破了洪瀚抒防線,技不如人的洪瀚抒跌開數丈禍不單行碰到了坑中機關,剎那背后生風射出無數利箭,其中一支穩狠地扎進瀚抒的大腿。
瀚抒悶哼一聲猝不及防跪倒在地,第二支箭當胸而來迅猛射在他的心口,不會有第三支了洪瀚抒暴喝一聲狠狠拔出兩箭,扔開血肉的同時,持鉤猛斥這鋪天蓋地的兇險。
而那時,薛無情已然躍上高處,同時對再難跳出的瀚抒強勢壓下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