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開禧二年,金泰和六年。
四月,掀天匿地陣以南宋險勝告終,隨后環慶三足鼎立就被打破,小王爺意外身死,林思雪率眾依附鳳簫吟;
五月,林阡牽制隴陜金軍主力于河東,與越風、海逐浪、沙溪清成功抗衡完顏永璉,并和燕落秋治下的呂梁五岳達成合作;
六月,寒澤葉楚風雪設計冤死陳鑄,仆散安德以“松風觀行動”回擊,卻遭林阡反算,金軍軍心動搖又被調虎離山,若非岳離凌大杰防備充足,當晚恐就被抗金聯盟趁虛而入
兵鋒正勁,勢不可擋,真像對陣預言一一應驗,縱連那個戰史上從無敗績的完顏永璉都直言,林阡竟勝我一局、短期內金軍無論如何都處于劣勢、尤其環慶務必防守為上。
這些話,王爺卻不可能是氣餒說出,而是“卑而驕之”最近宋匪勝得太多、太大,便連林阡那樣沉穩的性子都難免虛浮,所以眼看已箭在弦上的第二次靜寧會戰,林阡只帶了石硅一路勁旅前往,而將寒澤葉、楊致信、祝孟嘗等驍將留在了環慶。輕重倒置,不知完顏永璉毫無耽誤便已轉守為攻,勢要對靜寧出奇制勝
“元奴的軍令狀是五日,本王更想聽你兩個的。”王爺送楚風流和軒轅九燁出征時問,他自身留在環慶,一來吸引林阡注意力、教他不得不留重兵于此,二來,“布局是我們的事,中盤該讓孩子們下。”與岳離于城樓對弈,完顏永璉微笑說。
當然,從表面看,林阡的決策也談不上什么失誤,至少他親身前去表示他并未輕視靜寧,可見他洞悉形勢之能力遠在完顏永璉預計之上。而且此番增援靜寧,他確實沒必要調動更多武將,畢竟隴右近年來一直宋強金弱,截止到六月廿三,抗金聯盟和宋廷給予靜寧的投入已然空前
隴山之口,形勢險要,越是兵荒馬亂,越以“靜寧”為名。
其中,隴干、威戎、水洛、隆德、通邊五縣,分別由莫非薛九齡、郝定、孫寄嘯姚淮源、赫品章、百里飄云郭澄駐守。
北有西吉辜聽弦,西有會寧郭子建,南有天水曹玄,三面策應,怎樣看都是萬無一失。
無論是參加過數日前第一次靜寧會戰的完顏承裕、完顏璘、秦獅、完顏力拔山、羅洌,亦或是現如今厲兵秣馬、磨戟拭刃的楚風流、軒轅九燁、蒲察秉鉉、黃鶴去、完顏瞻誰都無法否認,宋軍意氣風發、軍容強盛,就連吳曦麾下官軍,都被盟軍濡染得能征善戰,遠望其城寨甲胄鮮明,旌旗浩蕩,磅礴凜然。
“水洛,孫寄嘯。”軒轅九燁的指尖輕輕劃過地名,嘴上說著他想第一個開刀的人名。
水洛縣境的宋軍城寨,名義是吳曦部將姚淮源守,實際卻是孫寄嘯代勞。一直以來,都是孫寄嘯駐北而姚淮源駐南,義軍守難而官軍守易,互為犄角,無懈可擊“無懈可擊這樣的詞,怎可能屬于南宋的朝野和江湖”軒轅九燁曾經這樣想過,但是不得不說,這幾個月,林阡和吳曦做到了。
相識以來,每逢大戰前的這個時候,當軒轅九燁活躍于攻心的后方,作為他的最佳拍檔,楚風流則忙碌于攻城的前線
“水洛南部,山險路遠;北部,不僅就近,而且較易攻破,但偏是孫寄嘯領著祁連山兵馬把關,聲勢浩大,牢不可破。故此無論南北,都難于登天。”羅洌分析時覺得挫敗,難免有些氣急敗壞。
“若你是林阡,必須打,怎么打”楚風流見狀,先給他遞去一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