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那天卻只能相隔萬里、相隔陰陽為她悼亡“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子若,王爺的調令。”萬演的聲音在身后響起,解濤求之不得“我去西線打林阡報仇。祝孟嘗和王冢虎,就拜托你,辛苦了。”
“同袍兄弟,不辛苦”萬演真摯地拍在他肩上。
在回去的路上。薛煥離開中都后就一路擔心曹王,他當然知道楚風流對曹王來說意味著什么,雖然楚風流對他沒那么重要,卻也因為“江湖、沙場,到底是漸行漸遠了”而感到無比難受。
同是在回去的路上。軒轅九燁放戰馬去喝水,一邊吹笛懷念,初見筵席上的戎裝少女,一邊仰首看天,早不見北雁南飛。
他與楚風流,比誰的交情都深,也是大金難得能制衡林阡的兩個年輕人。雖然他擅長詭計而楚風于用兵,也算是“雖好尚不同,以公義相取”,是曹王舍我其誰的左膀右臂、中流砥柱、最佳搭檔。
如果說少年時他對她更多是愛慕,那么近年來卻是實實在在的戰友之情,過命的交情他永遠都會記得陳鑄死后六月飛雪他和她在絕境里的相互扶持“我會到最后,看林阡失敗。”“一樣。”
同行的堅定的熱烈的戰友,現如今因為林阡少了一個又一個。但他一定會堅持到底,完成他們所有人最想見到的一切。
“所幸吳越、寒澤葉也已死了,下一個,又輪到誰呢。”邪冷一笑,他樂于拆除林阡的膀臂,如此曹王才能立于不敗。
那時所有金軍都心知肚明,林阡的三線主帥,已然從一開始的寒澤葉、吳越、林阡,變作了林阡、徐轅、鳳簫吟。那么下一個,到誰呢
看上去最弱的鳳簫吟令軒轅九燁無奈的是,要殺她偏偏最難。盡管王爺早已不認她、她沒有任何免死金牌,但通過這些天東線的戰況來看,她和吳曦一樣,運氣好得驚人
注本章部分內容摘錄或翻譯自趙萬年所著襄陽守城錄。史書關于趙淳抗金語焉不詳,更有甚者顛倒黑白短短一句“趙淳焚樊城而遁”,但實際上趙淳一萬對二十萬守了襄陽九十天之久。若幕僚不寫本書、民眾不立碑紀念,后人幾個知道著實可悲可嘆。
謹以此章紀念趙公,雖已八百多年,氣節不應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