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虎怒揮其佩刀“紫荏”,駐足大喝“城即破,吾用此自刎城上汝輩脫歸,報朝廷,吾九十老母尚得溫飽終余年。若此足一動,忠孝兩虧矣”
“將軍”那部將瞬然被他感召,抽出武器,“我也有刀與和州、與將軍同生共死”
遠近軍民逐一將這無畏傳遞開去“我也有槍”“我有棍棒”“我我有吃的”周虎的兒子舉起碗來,眾人都是一怔,對視慨然大笑。
民眾救火,將士戰斗,同仇敵愾,奮不顧身,“和州保衛戰”中止數日再度開啟,甫一開啟就直接白熱。
仆散揆將他和鳳簫吟的棋局從建康神速切換到和州,饒是吟兒都差點沒跟得上速度,龍鏡湖在臘八這日就完全切斷了宋軍糧道,使初九金軍在總攻之初就占據了絕對優勢,彼時和州已成一座孤城,但凡來救的援軍都被阻截,圍城的水泄不通程度可及襄陽。
自十一月以來就遭遇兵燹的和州,雖得到過數日緩和,好歹也被攻了大半個月,囤積越來越少,城池愈發殘破,兵士傷亡漸增,前景不容樂觀。吟兒卻說“傷敵一萬自損八千,我方雖疲憊,敵人也一樣,主帥都病倒了更何況兵士,傷亡一定比我們所知的要慘重還有一點,他們的后援必定也跟不上攻堅本來就比守難,何況他們還分兵真州、揚州、等地”
“說得對金軍最可怕的不過是仆散揆和紇石烈桓端的謀略、龍鏡湖及其麾下驍騎營的戰力。”葉適的幾個門生都在和州做謀士,他們都贊同吟兒的見解,李君前也點頭“一鼓作氣,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只要守住金軍前幾輪攻勢,我軍便贏了。”
“咱們也是時候組織一支精銳。”周虎立即將和州城所有青壯年召集,與官軍勁旅、小秦淮精兵一起,采取“分批”方式堅守城池。另一廂,何老夫人率領全家登上城頭,傳磚遞瓦,救治傷員,城中男女老幼見狀全被濡染,均在力所能及范圍內與子同袍。
短短幾日,和州守軍擊退金兵二十余次進攻,殺死金軍騎兵將領近十人。
當宋軍全民皆兵哀兵必勝,屢屢碰壁的金軍卻還是眾志成城,歸因于他們的“長槍副統”龍鏡湖,一條二丈長槍外加獨門暗器手箭,先前橫掃淮西如卷席,而今,竟幾回合而已,便將圍攻他的小秦淮全體當家都傷了個遍,除了李君前和鳳簫吟之外無一遺漏
“哪個再來”陣前放肆挑釁,那中氣十足、目空一切的樣子,不得不教眾人意識到,仆散揆和紇石烈桓端這兩個謀才都不是這一戰他們要消除的重點,金軍的士氣竟然完全凝聚在武功最高的那個人身上
當唐鑫、南虎、江南、葉文昭等人齊被震飛,離最近的周虎當即棄了仆散揆迎刃而上、紫荏刀堪堪擋落龍鏡湖那力道沉厚的一槍;李君前亦囫圇拆了紇石烈桓端幾刀就迅速將他換給唐鑫等人、繼而提鞭迅速沖入戰團與龍鏡湖正面較量;見勢不妙,鳳簫吟也隨即離開城頭先幫眾人壓了紇石烈桓端幾招,卻非得時時刻刻關注著不遠處擁有龍鏡湖的寸許地方。寸許,是的,槍法快到窺探不到,身形縮到捕捉不了,可那寸許地方竟好像聚集了滿世界的尸塊、血跡、殺意,難怪林阡說,那是一種“山河滾到我屠刀下宰”的觀感。
所有的攻防任務都因為區區一人就被迫打亂和自覺交接,龍鏡湖非人的戰斗力打破了宋軍原定的“盡全力斬殺仆散揆、紇石烈桓端”計劃,僅僅一瞬他們心里的聲音全部都是“先殺他”
殺他龍鏡湖,談何容易,岳離之上、曹王以下,當今天下有且只有林阡能單挑。周虎早在勉強接他第一槍時就不慎被槍鋒掃到腰,還被他冷嘲了一句“哪里來的武舉第一這般不經打,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