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去處事圓滑,若為奸細,是個對手。”青鸞從屏風后出來,他的真實容貌,只給王爺、戰狼知曉,至于他的身份父母兄弟都死于宋人,所以無比堅定地反宋。
青鸞已然見識到黃鶴去的厲害,這場無硝煙的交手,明明自己把障礙一個一個地拔,卻被黃鶴去一個一個地把新的豎起。這下可好,左搬王爺,右立吳曦好在戰狼大人站在自己這邊,說服了王爺調查“暫緩”但不停止。
“段煉,如今西線有青鸞,你便不必再為細作,索性接手中天的舊部,那當中也有不少是當初他為你代管。”完顏永璉對戰狼說,你是時候徹底轉明了,有青鸞在幕后我很放心。
“隴蜀亂世,青鸞一人可夠”戰狼略有擔憂。青鸞雖對他的認可有期待,情緒卻沒有顯出半點起伏。
“足矣。隴南這場仗雖然受挫,好在川蜀終將由我們操控。”完顏永璉這才露出一絲笑意。
“是啊廿三那日,吳曦便已正式受封了。”戰狼正色回憶。
廿二夜晚,曾天赤如血,光燭地如晝。1
廿三,金宋雙方尚在七方關苦戰之際,吳曦召集全體幕僚表明心意,稱“東南方已失守,圣上逃到了四明,我軍應該見機行事”,又說,“林阡入魔,義軍無望,不如我忍辱負重,就此降金稱王,以關外四州換金軍撤兵,也好保住全川蜀的百姓。”
幕僚們哪像民眾那么好騙,一聽降金二字,沒有思想準備的全是大驚失色,不乏挺身而出公開指責者,譬如王翼、楊之,皆聲色俱厲“如此,則相公八十年忠孝門戶,一朝掃地矣”
吳曦不為所動,冷冷道“吾意已決。”隨即到武器庫召集軍官開會,把適才對幕僚說過的話重復了一遍,包括祿、褚、王喜等武將都向他祝賀,紛紛表示聽命。
于是,吳曦面向北方接受王印,自稱蜀王,榜諭四川。
吳曦上任之后,第一把火是處理程松。
此前金軍進犯大散關,雖有獨孤清絕、林阡、厲風行襄助,畢竟將多而兵少,向來膽小的程松在地動山搖里始終不自信,多次寫信告急,請求吳曦發兵馳援,吳曦卻連哄帶騙不增兵、更寫信暗示程松離開四川。
便是廿三這天,程松收到吳曦的信后,驚惶失措,不知所為。廿四,義士劉甲、范仲壬二人邀約程松,想就此起兵誅殺吳曦,但程松害怕事情敗露惹火燒身,當即告辭二人而去。
廿六,金軍配合吳曦行動,從七方關撤兵的同時,加緊了對大散關的攻擊。當聽聞數萬敵寇齊朝邊關奔涌而來,宣撫使大人先于百姓嚇得星夜兼程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