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九,程松翻越米倉山,經閬中沿嘉陵江而下,抵達重慶。當時他身無分文,只好寫信給吳曦,請求吳曦給他一筆路費,以便買舟而歸。在信中,程松奴顏媚骨地稱吳曦為蜀王。吳曦很高興,立即派人給程松送去一個密封的匣子。程松一見,驚恐萬分,以為匣中裝的是一口逼自己自盡的劍,嚇得拔腿就跑。使者追上他強迫他打開,定睛一瞧,竟是滿匣金寶,程松大松一口氣,帶上箱子又狂奔,舟過三峽之后,他向西掩淚嘆道“吾今獲保頭顱矣”
吳曦上任之后,第二把火是追殺李貴。2
身為曹玄副將一度上錯賊船的李貴,眼看七方關李好義小勝幾場、吳曦竟然瞞報宋廷,大怒之下直腸子的他和吳曦大吵一架,氣急率著百余豪杰直接朝西和的方向去投靠李好義。
李好義聞知吳曦公然降金稱王,與其兄抱頭痛哭,發誓要殺掉吳曦,為前線的抗金聯盟分憂。雖然他和李貴都已脫離南宋官軍,所幸還有王鉞在吳曦麾下為內應,幫他們秘密串連志同道合者組成“誅殺吳曦”的秘密組織,包括吳曦親衛在內也一并發展,不怕抵不過由孤夫人組織的千余吳曦護衛隊。
“我太過魯莽,否則倒也可成內應了”李貴悔不當初。
“算了算了,你這性子,當內應也會失手的。”熟悉的聲音響在腦后。
李貴愕然,不用轉身就臉紅到脖子根“宋堡主”
一別多日,早該冰釋前嫌,宋恒上前拉起他“隨我見主公,一并喝酒去。”
“中”李貴爽快地笑。
吳曦上任之后,第三把火便是把關外四州先前逃向川蜀的難民驅逐出境。3
正是林阡走火入魔那段時間,一部分宋民被迫接受金軍統治,另一部分卻不肯相信宋廷遺棄了他們,于是舍棄田地房屋,帶領老人孩子,順著嘉陵江遷徙。吳曦卻喪心病狂派出軍隊阻攔,想把這些百姓趕回去。義士郭靖對此悲憤異常,到白崖關時,他對弟弟說“我們家世代都是大宋的子民,自從金人入侵我邊界,我兄弟二人不能以死報國,反而避難入關,現在又被吳曦驅趕回去,我不想舍棄漢人的衣冠,寧愿死在這里,做趙氏王朝的鬼”言罷投江而死。
后來抗金聯盟對吳曦這三把火盡皆聞訊,只恨那程松不能有李貴半點良知、郭靖半點氣節
程松潰逃,影響惡劣之大可想而知。
敵軍未到,主將先跑,興元府百姓一城如沸,大散關等地守軍心念動搖,獨孤清絕和厲風行的優勢本就因為戰狼的助陣而一去不復返,而今程松的逃離使他們更加艱苦。
當是時隴南形勢雖緩解,階成和鳳四州卻并未安定,雖然地域恢復到了金少宋多,但民心卻極度不穩、宋恒尚在協助林阡就地鞏固七方關之勝本來就是殺人一萬自損八千,盟軍儼然不可能立即就將整個隴蜀都反敗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