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者是不沖突的曹王和豫王,他倆是同一類人”“住口曹王那樣的窮兵黷武,豈能與我們豫王爺相提并論可笑你口口聲聲說天下大亂,自己卻在旁人的山川設伏高將軍,要不要去襄陽看看,金軍在那里對宋民犯下什么罪行”當高風雷領悟到豫王也有大義,段亦心看見的只是豫王的仁慈,那是曹王絕對不能比。
“總有兵不厭詐,總有害群之馬,總有唉,五妹,總之曹王真是被世人誤解的,你”高風雷真是用所有的智商、樣貌和口才換得了那副無上膂力,一顆心七上八下,手腳也免不得慌亂,“五妹,你便算不認可曹王,便算被郢王算計,你也不應站到林阡那邊”
“與林阡何干”段亦心心念一動秀眉一蹙,不想跟林阡扯上任何關系,“段亦心一生只忠于豫王爺,眼中無國別之分、只有江湖。奈何家園盡毀,一度性命垂危,為報吳當家救命之恩,才在襄陽城鋤強扶弱。今次與你交手,亦是見不得以多欺少這等違背道義之事”
“你不助宋伐金那是最好”高風雷本來還心安,聽到后面不得不臉色大變狂倒苦水,不經意間竟對段亦心用了一招錘法絕殺,“以多欺少,你是沒見過林阡那廝從來都對我”
話音未落,側路生風,原是越風趁著他倆對話的間隙、攔在了段亦心的面前擋開了高風雷的這一記強轟,同時他打斷高風雷的話并對段亦心交托兵馬“女俠,煩將傷兵帶回,此人就交給我。”言簡意賅。
段亦心發現越風已經解決了另一個和高風雷一起偷襲的勁敵,那人出自吳曦麾下、儼然不是越風對手,所以不到十回合就被打倒在地。擊潰那偷襲者以后,越風趁機又殺傷不少金兵,回頭聽到高、段二人對話,才知道段亦心出手尷尬,當然不可能由著她兩難。
“女俠”高風雷聽到這種淡涼清冷的稱謂,知道段亦心真的是寧可幫著陌生人也要和自己分道揚鑣,愈發氣憤,情急更想將她勸服,然而再想開口段亦心已經離開,正待要追,苦于沒法掙脫越風鞭纏
只是輕微走神而已,手差點被一鞭削成肉泥高風雷不敢怠慢,只能硬起頭皮來專心接招,當春風毒、夏風烈、秋風惡、冬風滅頻頻呈現,高風雷的錘也被迫平心靜氣、心無旁騖、不遺余力打出動靜裕如,好不容易不用再負隅頑抗了,他與越風平手時勉強用余光看,段亦心的身影早已消失西山唉,五妹,從來不聽我的
不得不說林阡麾下真是人才輩出,這越風的內力怎好像在他高風雷之上壓得他平手了沒十回合就又落頹勢,抑或高風雷剛和金陵等人在大散關打過、馬不停蹄就向三峽來戰、狀態不在最高吧所幸越風的鞭法不是虛實并濟、而單單是以雄壯自由著稱,高風雷才不至于很快就敗下陣來,那時再想破局已無辦法,唯有期待援軍趕到援軍卻定然來得不及時,誰想到伏擊別人的自己會被打殘只能說,越風的戰力和段亦心的出現一樣超出意外
段亦心的撤退之路卻并不順暢,只因有個不速之客出現將她攔在半道,萬幸那人不是敵人雖在襄陽時也曾短兵相接,到底不是西陵峽此地的敵人那人來意只是她一個,所以放過了其余宋軍。
“汝等先走,他不是敵人。”不管武功也好,性格也罷,她總是那么的一言九鼎,哪怕天驕或主公都對她禮讓三分。宋軍隨她撤退到此的多數是殘兵敗將,有認得那人是誰的,知道那人并不可怕,因此都令行禁止、在她保護下井然撤退。
那人姓完顏名按帶,武功下三濫,人品也一般,可她卻走不了,只因他頂著一個“小豫王”的頭銜,豫王薨逝兩年多來她都不離不棄,生死與他相依為命“段姑姑,別來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