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九,馬耆山終迎“一戰定勝負”之局。這是全體金軍的生死攸關,亦是林阡最顧不到其背后的關鍵時刻。
李全迫不及待扣在弦上的箭,總算也到了不得不發的這一刻“萬事俱備,天命在我。”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楊宋賢,戰前能夠縝密地提醒林阡“江星衍的事千萬別意氣用事”,是算到了前線的漏洞要補、怕林阡危險,卻沒想到身處后方的自己同樣危險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的陳旭,也未料到日防夜防家賊難防,金軍要亡的今時今日居然還有林阡的近身之人降金事后嘆,齷齪小人真是無孔不入
出其不意、趁其不備,早前被林阡盯死的李全瞧準和抓緊最佳戰機,借助“死忠越少反而越不露我之痕跡”的便利,從沂水金蟬脫殼并迅速通過路成鋪平的坦途來“偶遇”楊鞍;如何操作自導自演,首先買通一幫難民和乞丐,一窩蜂撲上去打劫只敢在隱居處附近活動的楊鞍
此舉作用有二,其一,將周邊所有人的焦點都集中在這個赫赫有名的楊二當家身上,使路過的寨眾震驚、恍然“原來鞍哥沒死”其二,李全剛好在附近,沖前驅散烏合之眾,出手救得楊鞍一命,使之順理成章地對他感激涕零
簡單明了,順風順水。
前次“丘處機”稱楊鞍的病早已痊愈、只不過被人惡意用毒拖延久久不好,暗指那惡人就是林阡;而這幾日路成也收買了三個見錢眼開的宋軍軍醫,每人來看楊鞍時都長了同樣的一張嘴楊鞍本來就對林阡的安排存誤解,對楊宋賢也恨屋及烏生嫌隙,矛盾因為這些宵小的激化而漸次加深,自然對本就信任的李全更加推心置腹。可以說,楊鞍是極速對賦閑的李全產生了同病相憐、相依為命的心念。
另一廂,鞍哥沒死的消息一旦爆出,楊鞍舊部哪還坐得住一傳十十傳百紛紛前來驗證。彼時,劉全、展徽、王琳等人還鎮守泰安,來的多是史潑立、李思溫這種閑人。平心而論,他們都不想拖林阡后腿,只不過是看熱鬧不嫌事大而已,可惜不知不覺便為虎作倀宵小們竊竊私語之際,他們這么大的背景板杵在那里,怎可能不將奸人們反林阡的氣氛烘托得白熱
“出了什么事”楊宋賢聞訊匆忙趕來控制局面,年紀輕輕如他,不僅身上劍仙風范漸漸形成,更還襲上了三分將帥氣度。換往常楊鞍必然為堂弟欣慰,如今卻只剩無盡的疑慮“楊宋賢,你從何而來。”
“鞍哥”宋賢愣住,聽出語氣的生疏,當即考量起局勢的兇險程度。
“三當家身上有毒,大家留神些。”楊鞍身邊的軍醫隨即提醒。乍見楊宋賢當真色變、避讓到路邊脫去外袍,楊鞍露出“果然如此”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