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軍本就一個人當幾個在使,莫非這種間諜,工作量直接翻倍。盟軍務必給他減負。
“城主的關押地點,連莫非都找不到,盟軍還怎么大海撈針”諸如此類的棘手問題,盟軍的主帥必須有前瞻和預案。
所以曹王早在抵達戰場之前,就已計劃好了要在蒙古軍燒一個新灶。俘獲人心的能力,曹王從來不低于林阡。
此刻老奴驚疑你策反了夔王
曹王搖頭我策反了仙卿。
夔王和仙卿從西寧之戰開始,就一直負責中轉財物,功勛卓著,毫無宋諜嫌疑,木華黎等人不會關注,故而有見縫插針的可能性。
之所以選仙卿而非夔王,原因有二
其一,夔王是個極端惜命、心思反復、不敢輕易下決定的小人,他與仙卿再如何有嫌隙,逢大事都必會習慣性聽從。如果光突破夔王,極易被仙卿洞穿;相反,先開夔王腦,夔王一步倒。
其二,仙卿比夔王更容易被策反。何以見得這段時間他功勛卓著卻竟然在“中轉財物”,這跟他“王佐之才”的自我設定豈止是相去甚遠簡直奇恥大辱,盟軍猜遍白衣謀士,猜阿貓阿狗都沒猜他他若不堪小用,就該為自己打算;他若效忠夔王,就該為夔王打算。
蕭駿馳兵敗后,蒙古軍急于與民眾增加黏度,不得不在人少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散”,這真是“各懷鬼胎”的加速劑。
以財寶為指示,加之仙卿本身就既游離、又靈敏,盟軍潛入城內的人要捕捉到他還不容易早于莫非就將他定位
在與老奴溝通過羌文情報后,宇文白和移剌蒲阿去肅清地踩點,其余盟軍便依照曹王指示做了另一手準備在仙卿的必經之路上,以一只信鴿銜靈丹與信件落在他面前,希望他能考慮幫盟軍保全城主一家。
這是在不影響莫非基礎上的一條平行線。鑒于仙卿深謀遠慮,曹王唯恐對他算漏,為了不至于暴露“城內有人”打草驚蛇,自然只用一只讓仙卿覺得“好像是從城外來”的鴿子。對此仙卿倒是深信不疑,盟軍前段時間剛得過“神鳥”、能尋到任何一個不被盯梢而又會動心且有能力的對象。
事實上,洪老太對誰而言都是變數,包括曹王。雖然不知道她在獄中給出什么條件,但是她如果在這個時間點就能撬動夔王,也算上策一旦包括蕭駿馳在內的人質們全被夔王釋放,不管莫非能否憑空洗清轉魄嫌疑,這事都將提示木華黎和林陌,心腹大患另有人在。槍頭調轉,莫非自然輕松,蕭駿馳也不會冒險。
可惜,談何容易夔王果然沒決策,仙卿也真靠不住夔王不敢冒險開牢門放人,仙卿則因為受寵若驚而沒答應與盟軍進一步合作。主仆倆鬼鬼祟祟不知去了哪里,等他倆回來,蕭駿馳早死了。
“仙卿和洪老太見過面后,便對咱們遮掩得多。咱們人也不多,至多定點監視,無法連續跟蹤,只好作罷。”移剌蒲阿說。
那一廂肅清突然開始,盟軍只得采取中策,將仙卿給的靈丹填入了莫非的“肅清地點救人”。
鋌而走險,安排蕭駿馳“被殺”,對林陌投其所好,倒也能將莫非和蕭駿馳一起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