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武林的這場“會盟”,既不出意料是為聲討成吉思汗暴行,也出乎意料要抵制林阡入侵
而且商量的第一條是怎么對付林阡
“鐵木真這種屠夫,也配與主公并列”孫寄嘯忿忿。
雖說洪瀚抒很早就統一了西夏武林,但前些年他入魔失智殺出個斷代,難免有一大群后起之秀并不接納林阡這個“洪瀚抒的主公”。
然而去年祁連山義軍成批捐軀于兀剌海城,于公,林阡并不該面目可憎。如今,這群俠士義無反顧討伐林匪,很明顯是被眼前的假象障目謠言鋪天蓋地、見縫插針,極有可能是喬裝打扮的蒙古軍先鋒所散布
“滅世狂魔,最喜廢人武功”任何一個練家子,都是士可殺不可辱。
“兵來如梳,匪來如剃。”前者成吉思汗,后者林阡,哪個更教信息不暢的百姓害怕,可想而知。
一北一南兩大嗜血屠夫悍然壓境,各軍司接連失守或全軍覆沒或兵敗如山,都城銀川就像斷了繩索的帳篷,西夏軍民儼然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官軍萬馬齊喑,江湖千軍長鳴。
廿七清晨,若親臨其境,從高處俯瞰偌大的義莊,旌旗飄揚,鑼鼓喧天,兵來將往,刀槍林立,大有昔年徐轅云霧山比武的聲勢。
這義莊的莊主姓“仁多”,出身將門,在武林中也結交不少好友,地位恰似華一方之于南宋。是他提議大敵當前應集結義軍齊心抗敵,并了歃血為盟的物資和地界,理論上群雄該二話不說推舉他為“龍首”,群龍之首;
然而令一大群有志之士始料未及和莫名其妙的是,大會開幕后竟迅猛發展成各大幫派的沽名釣譽,乍一看好像誰都想當上武林盟主、被朝堂倚重的國師、洪瀚抒第二
仁多莊主畢竟人多,哪愿意被當墊腳石,于是作為主辦方,親自點燃了戾氣“白馬仁多,率軍三萬,會盟”
“西平野利,率軍三萬二,會盟”野利家族,不遑多讓。
臺面上喊得激昂,暗地里斗得兇猛,爭如當年的宋恒厲風行。
除了炫富,還有炫技的,這不,昆侖二十八宿也到場,揚言“龍首不靠人多,誰武功高誰做”。身為“原大內高手”的他們,有一定的話語權和號召力,二話不說將總壇開辟成擂臺,打著打著就演變為你死我活,如是,沒半晌,仁多莊主的初心便被越帶越歪。
然而西夏群雄卻也像南宋武林初期一樣,良莠不齊
有不少俠義之士,盡管單槍匹馬、籍籍無名,卻真是懷揣了一腔報國熱忱來會盟其中不乏身懷絕藝且當仁不讓者。比方說才剛發現會盟的趨勢不對,便翻身而上一個叫阿綽的少年,連挑昆侖派朱雀系、玄武系兩個末位高手,直指昆侖派當前的最強“少浪費時間上主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