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二十八宿分四系各七名高手,這些年宦海沉浮不斷吐故納新,唯一沒變動過的是青龍系第一,即昆侖派掌門,只看他按劍睥睨、輕笑“初生牛犢,怕是不知死字怎么寫。”
“求戰是為拿下第一之后,統領全軍抗擊林匪、蒙賊跟生死有何關系”阿綽目光炯炯,竟說得昆侖掌門一驚、尷尬“也罷,瞧你年輕,讓你三招”
“不必”阿綽當即飛身而上,鋒芒亮徹全場。
刀鞘相交三招,昆侖掌門出劍“好身手”一聲嘯響,袖中青龍穿梭跌宕,既是恪守承諾,亦是不敢怠慢。
阿綽雖然連抓刀的姿勢不見得對,卻勝在膂力出眾且天賦奇高,須臾廝拼,竟能連擋昆侖掌門“滄海游龍”“飛龍在天”七八劍,可惜初出茅廬,作戰經驗哪及前輩豐富到二十回合,已是三招有二都險象環生。
然而劣勢下阿綽的眼神仍充斥著不認輸,行為更是刀脫手后竟還用拳硬接,右路被堵死了左手還能在同一時間電閃出招生生在決勝時刻還給昆侖掌門驚了一跳,因為如果不是自己內力雄厚,真能被這突如其來的雙刀出奇制勝。
但是,若非這少年牢記“點到為止”,若他用決一死戰的方式來打,這場比武不可能不流血就結束少年刀氣勢貫長虹,從頭到尾沒有一招不驚艷的。
“承讓”昆侖掌門暗嘆“英雄輩出”,阿綽倒也愿者服輸“昆侖劍法博大精深,晚輩能格擋,卻實在破不了。”
話音剛落,擂臺又現一個大不了幾歲的武者,較之阿綽的當仁不讓,這人更顯得年少輕狂“破劍法何難阿綽,看我的”
破是動詞還是形容詞容易引起歧義的前五個字,難免令昆侖派大部分人都蹙起眉。
谷錚的一聲,倏然飛去一大片寒光,白衣一掠,刷刷幾劍行云流水地與昆侖掌門戰在一處。
這少年竟也真的沒有口出狂言,幾劍功夫,招招都能使昆侖劍威力大減。不過,可以看出這劍法不是他的看家本領,而是適才他趁阿綽與前輩比武時臨場勘破,故而不成章法、難免跳脫但這少年機靈狡猾,僅靠“專克青龍”投機取巧、竟就主導了昆侖掌門十幾回合,教人群中的玄武系第一忍不住漲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龍首之位,看來還得是野路子坐。”
昆侖掌門自詡武林泰斗,當然有“不能讓正統輸”的潛在心魔,稍一走神,明明跳出條框就能反壓的局竟然久未破解,三十回合便節節敗退被那少年封了大半劍路,少年自以為贏定,忍不住直抒胸臆“眾位英雄,跟著我籍辣思義,能教賊匪們怕我西夏”
是了,這是比武,是會盟,是保家衛國不是兒戲昆侖掌門倏然驚醒,意識到龍招被克,加緊回削“鳳游千仞”,破局后很快翻到上風,然而調運倉促,一時真氣狂涌,激得籍辣思義也猛地提速增勢,劍招彈指間就凌厲七分。
“這小子年紀雖和我差不多,內力卻不可同日而語”阿綽大驚,適才他之所以輸,除了不能破劍法外最主要的就是因為“昆侖掌門內力深不可測”;而籍辣思義呢,并非只會投機取巧,內力竟能直追前輩這可以從他們彼此鼓起的衣袍窺探。
真本事一出,籍辣思義自是顆劍圣的好苗子,然而只要這兩柄全力以赴的長劍沖撞,難保不是昆侖掌門輕傷、籍辣思義重傷昆侖掌門并非無情,可惜不能游刃有余。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這千鈞一發,高處遠處陡然飛來個觀戰多時的看客,在大部分人都還沒得及看清他的瞬間,一刀就左右分別拆了昆侖掌門和籍辣思義兩劍、將致命攻勢悉數粉碎并同時把他倆都按停原地動彈不得。
爭端化解和這位玄衣刀客的飄降是同步實現的。眼見他一刀不費吹灰之力卷走爭雄二劍,在場的幾萬余人從發生到結束都瞠目結舌。
只有玄武系第一還在人群中竊語“該他贏。咱們掌門用的劍法約定俗成。不似此人刀,沖決成法,氣骨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