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部隊的領導能力,指揮能力,訓練水平戰斗意志才是決定一場戰斗勝敗的決定性因素,武器裝備再好,也只能是增加戰斗勝利幾率而已。”
“說白了,就是要想打敗鬼子,我們得有三大法寶。戰術指揮,強化訓練,以及鋼鐵一般的戰斗意志”
“我今天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就是要讓大家伙具備這些素質。以后的訓練也許很苦,很累。但是我這麼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你們多殺鬼子聽明白了嗎”
“聽明白了”
“我聽不見你們早上都沒吃飯嗎”
“聽明白了”
聽著面前排山倒海般的吼聲,趙世勛滿意的點了點頭。這些山里的漢子都是自發從軍的,打鬼子的士氣非常高,是國軍那邊的壯丁兵不能比的。通過之前幾次的戰斗就可以看出,這些民兵雖然訓練匱乏,武器簡陋,但是他們從不畏戰
從古至今,敢戰的軍隊都不是弱旅
艱苦的訓練開始后,趙世勛選擇直接越過了枯燥的隊列訓練。自己這幫兄弟連一身正規的軍裝都沒有,又常年在這大山溝里鉆來鉆去。目前要那枯燥的隊列訓練基本無用,不如直接省去。
不過趙世勛也并不是全都省去,比較有用的口令,散兵隊列,集結,行軍這幾樣還是在他的訓練計劃里的。畢竟民兵也兵,總不能打仗的時候也一窩蜂的亂跑。
由于自己現在一門重武器也沒有,所以趙世勛將訓練的重點放在了輕步兵進攻和防御上。
進攻一方,主要訓練口令識別,散兵隊列行進,偵查和隱蔽,攻擊路線選擇,輕機槍使用與陣地選擇,班排協同。
防御一方,主要訓練口令識別,戰壕與散兵坑挖掘布置,隱蔽和伏擊,伏擊陣地選擇,交火原則,輕機槍使用,火力協同以及反擊時機。
為了能提高訓練速度和質量,趙世勛在訓練的第八天便打破死板的訓練方式,開始讓民兵們分為兩組,一組負責攻擊,一組負責防御。進行針對性極強的對抗訓練,以貼近實戰的訓練讓民兵們迅速進入戰斗狀態,在對抗性訓練中迅速積累作戰經驗。
每天上午,由趙世勛會親自講解進攻和防御的各種要點,帶領大家進行行軍攻擊偵查等方面的訓練,然后再帶領大家學習陣地的選擇,戰壕散兵坑的布置。對于挖掘戰壕這個訓練,周宇一開始覺得沒有必要太過投入,因為八路軍主要作戰方式屬于敵后游擊戰,打伏擊和遭遇戰比較多,打陣地戰的條件實在太少。
對于周宇的想法,趙世勛直接選擇無視。中國軍隊武器火力弱于日軍是難以改變的事實,如果再不在掩體上加強訓練,那戰斗中的傷亡絕對會居高不下。有著常年跟日軍打陣地戰經驗的趙世勛很清楚,一個好的掩體甚至強過幾挺輕機槍在戰場上,只有讓更多的人活著才可能贏得勝利,一開戰都成了炮灰還打個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