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先天的差距方面,正如編者前面所說的人家美利國1969年就已經成功用土星5號這種上百噸載荷的超級重型火箭把宇航員送上月球了。而我們在1970年才剛剛用遠程導彈改造過來的、載荷僅為300千克的長征一號火箭把我們的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天”
“然而,火箭這種涉及基礎學科和工業化水平的領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追趕上的。所以當美利國像sacex這樣的私企都已經在研發“獵鷹重型”這種超級火箭時,我們還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地先把我們的長征5號給弄穩定了,然后再去考慮在2030年實現長征9號這種光引擎技術就與長征5號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的國產重型火箭。”
“所以,雖然2016年長征5號的升空令我們從航天大國成為了航天強國,但我們大夏人可千萬不能因此就飄飄然,覺得自己很牛了。和美利國人比航天,我們仍然還是學生,而今天美利國人成功發射的獵鷹重型更應該讓我們清醒過來了”
這篇文章一出,許多論壇嘩然,大夏網友紛紛表示小編讓大家認識夏美兩國差距,這是對的
“說的實話,我們和世界最先進的宇航科技還是有差距的不能掩耳盜鈴”
“基礎科學和工程經驗的差距不是短短三四十年能輕言追上的。慢慢來吧。”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承認差距”
“茍”
“不許養狗”
“巨大的差距不是誰捆得多,而是毛熊最強的火箭發動機比大夏的好。小編應該實事求是,捆得多的差距并不是那么巨大,美帝強的不是在推力上,美帝強在定軌和衛星技術上。”
當然有些網友并不是一味地崇拜美利國的技術,而是給出了較為理智的分析。
“大夏航天要走自巳的路,任務導向,一步步快跑。要說重型火箭,當年美利國人登月的時候最重,怎么沒了圖紙丟了哈現在我們需要的不是比大小,比捆多少個火箭助推器,而是新技術。天宮站所需的重載火箭大夏巳經在準備了。”
“重型獵鷹說白了就是三支獵鷹9捆綁在一起。它的核心是一枚獵鷹9,另外再把另外兩支獵鷹9的第一級作為助推器。所以重型獵鷹的第一級就有3x927枚梅林1d液氧煤油引擎,在起飛階段,將有多達27枚梅林1d引擎同時工作。這種構型使得重型獵鷹成為自毛熊時代n1超級火箭以來,起飛級引擎總數最多的一款火箭。毛熊的超級火箭n1正是受30臺引擎的拖累而連連失敗,最后葬送了毛熊的登月計劃。”
“樓上說的對,毛熊n1超級火箭血的教訓sacex不會不知道,只是實在也沒有什么其它辦法。沒有金剛鉆,硬攬瓷器活。sacex造不出大推力的火箭引擎,手里只有推力100噸都不足的梅林1d引擎,為提高總推力只能捆綁27枚梅林1d引擎硬來湊數。”
但是這些聲音迅速地被淹沒在一片崇拜的浪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