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為釣者,我為魚肉”說到這里,和珅不由自主撕心裂肺地吼了起來,“我為魚肉啊魚肉魚肉”
牢房里一片安靜,一時只見都沒人說話,紀曉嵐看到昔日的和中堂和大人發泄完畢,這才起身將他扶起,重新坐在了椅子上,只是此刻和珅的囚衣上滿是稻草、眼淚,一片狼藉。
紀曉嵐拿起公筷,為和珅夾了幾樣菜放在他面前的食碟里,“和大人,今天是你離去的日子,你我同朝為官多年,我還是你昔日的下屬。我也就在這里說一句,君心似海,帝王無情。你琢磨了一輩子的圣旨、揣測了一輩子的上意,最后還是敗在了先皇手下,好一似食盡鳥投林,只剩了片白茫茫的大地倒也真干凈。”
和珅聽到紀曉嵐說的話,不由得回過神來,這話很熟,乃是脂硯齋重評石頭記里的一段話。是在石頭記的第五回,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時,警幻仙女為他唱的紅樓夢十二只曲中的最后一首收尾飛鳥各投林的最后兩句。
和珅回想起當時自己對此書的著迷,或許是因為和作者相同的身世,自己看石頭記看得是如癡如醉。只可惜,在乾隆朝,此書是禁書,特別是后面的故事,簡直是大不敬,因為有映射大臣明珠家事之嫌,這是對康熙帝的不敬,所以此書被禁。于是自己悄悄找了文人高鶚,命其續寫,而正巧高鶚也癡迷于此書,立刻欣然領命。
然而石頭記為什么被禁,自己是隱隱猜到了先皇的想法,所以高鶚根據自己的意見,將續寫部分,把后面的基調改得不那么凄慘,而且增加了對當朝的歌頌,頗多可圈可點之處。自己更是把書名石頭記改為大氣的紅樓夢,并借惇妃之手推薦給先皇。先皇看了之后,覺得并無違逆之處,這才便同意將此書刊行天下。于此,紅樓夢這本曠世奇書方得以改頭換面更改了書名,流傳后世。
紀曉嵐當著自己,借用紅樓夢里面的話來說自己現在的處境,這也是文人對自己的一種肯定,無論功過,就將他留與后人評說啊,自己這是著相了。
和珅不愧是一代權臣,立刻將情緒恢復了過來,該來的總會來,該去的總會去,和某又何必作此小女兒姿態呢,“曉嵐兄說得好,落得個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凈”一邊說,一邊從懷中摸索了一陣,掏出了一張紙來,“和某這里,也有一首詩,還請二位大人品鑒。”
和珅已是待死之身,一應官位俱被嘉慶剝奪,劉墉身為體仁閣大學士、太子少保,在這酒桌上如今他的官位最大,連忙伸手將和珅手中的紙接過,小心展開,細讀起來。
“絕命詩”劉墉一看之下,頓時認出和珅所寫的詩句乃是何種詩作,頓時吃了一驚。
“讓紀某看看”紀曉嵐身為文人,自然知道是絕命詩是什么東西,自古以來,有資格在歷史上傳名的絕命詩沒有幾首,這些臨死之前寫得詩作,大多體現了作者的風骨,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這些詩或委屈、或灑脫、或豪邁、或困頓、或張狂、或看破紅塵,都是作者一生才學的精氣在里面。
能在歷史上留名的絕命詩,為首當屬南宋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其次陸游的示兒、項羽的垓下歌、虞姬的絕命詩、方孝孺的絕命詞、蘇軾的絕命詩都是文人耳熟能詳的。
眼前和中堂作為乾隆朝不可或缺的一位人臣,為官三十載,權傾朝野二十年,比之明朝名相張居正也不曾遜色,他現今拿出的絕命詩絕對會在歷史上留下一抹重重的痕跡,作為文人的他自然想要先睹為快。
劉墉將手中的紙遞給紀曉嵐,和珅的情緒已經平復了,“請曉嵐兄多指教”
紀曉嵐沒有急著閱讀手上的詩作,而是抬頭看了看和珅,望著和珅一臉平和,對比與之前那位哭哭啼啼,向先皇發泄心頭不滿的和大人來說,簡直是判若兩人,不由得想到,“權臣不愧是權臣,這嬉笑怒罵、瞬息萬變的臉上功夫,自己就是萬萬學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