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鰻用淀粉包裹之后,再用清水焯熟,放入冷的高湯之中,配上烤好的松茸、獨活,用青柚子皮絲調味。因為獨活的口感有點麻,但是加上青柚子皮絲調味之后,立刻掩蓋了這一點不足之處。魯西華點點頭,小日本廚師倒是用心。
另外一道菜,廚師是將肥瘦不同的兩片但馬牛肉薄片與水煮的生蠔結合在一起,配上塊根芹醬汁。
一前一后的兩塊不同肥瘦的牛肉薄片與來自大海的生蠔結合在一起,各自產生反應,煥發出全然不同的嶄新味道。一塊肥的香醇厚重、一塊瘦的清爽勁道,而生蠔肉的味道在但馬牛肉的夾擊之間散開,塊根芹醬汁再混入其中,一副海洋與陸地交織的美景呈現在腦海之中。不由得讓人浮想聯翩,那誕生如此美味食材的地方,又該是何等的美麗呢
櫻井女士似乎很喜歡這道菜,吃的連眼睛都閉上了,長長的漂亮睫毛襯在白皙的皮膚上,分外動人。
第四道菜是炸菜日本叫做燒物,在清淡的主菜過后,炸菜常見的種類是炸魚、煎魚干,口味偏咸一些,乃是充當第一道下酒菜食用。
店家選用的是肉質肥厚的煎鱸魚干,用的是干的大葉紫蘇碎作為調料;另外再加一道炭燒紅金目鯛裹脆米。
魯西華端起啤酒杯,喝上一口生啤,再夾起一塊香煎鱸魚干。濃濃的肉汁被鎖在鱸魚焦脆的外皮之中,咬上去肥美可口,配上生啤之中濃濃的麥芽香味,好一副豐收的畫卷。
這道金目鯛也不是簡單的長碳烤制,店家的廚師在外面包裹了一層脆米,同樣用炭火烤得金燦燦的。放入口中,脆米的酥脆焦香與鯛魚肉的溫潤多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繼而在舌上相結合,給食用者帶來難以忘卻的味覺享受。
第五道菜是雜煮,選用味道更為豐富的食材做成,更加適合下酒,吃到這里,就應該頻頻舉杯暢飲了。
店家選用的是小芋頭、南瓜、蒸章魚、對蝦、蓮藕和秋葵切丁,煮熟,撒上柚子粉作為調料,分量始終,用一個紫色小砂鍋盛放著,造型古樸,很有點唐宋遺風。
第六道菜是冷缽,聞名而知,這道菜是用冰鎮過的食器來盛放熟食。
店家的是日本北海道的紅毛蟹加冷素面,佐醬是番茄梅子凍。
煮好的紅毛蟹腳去殼,將腿肉撕成細絲,秋葵切片放在素面之上點綴。拌料就是番茄汁配上梅子凍,番茄汁店家不是直接使用攪拌的那種,而是成熟的番茄直接放入陶器中壓榨一下,涌出來的是鮮美帶籽的清汁。
這道菜包含了酸甜香三種風味,非常適口。
第七道菜名叫八寸,是一道以季節性為主題的菜色,通常為壽司,和幾道份量較小的小菜組合,算是非常正式的下酒菜,種類必須多樣,不可重復。
店家的主菜是,酥炸香脆海苔裹北海道頂級鮟鱇魚肝壽司,配以上等的赤貝,佐料乃是長蔥加味增黃芥末醬。小菜是炭火烤腌青花魚壽司、烤梭魚裹腌魚籽、巖梨、干炸河蝦、腌生姜芽,以及用來調味的青檸。
主菜口味滑嫩,特別是鮟鱇魚肝的美味,這種來自深海、外貌丑陋的魚類,竟然有如此豐富的內涵,出乎了魯西華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