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王德孚實在沒法體驗到古典戲劇的有趣之處,他甚至在文章中開玩笑地表示,以后約他看戲的不如約他去看電影,比起古典戲劇乃至現代話劇來說,他果然還是更喜歡更加時髦、摩登的電影。
隨筆這樣的體裁,當真是想怎么放飛自我就怎么放飛自我,提到電影,他還吐槽了一波當今電影的種類實在不夠豐富,還毛遂自薦地表示,導演們應該選擇與他王德孚合作,如果由他來編劇的話,一定可以給喜歡電影的觀眾,帶來更多的驚喜。
王德孚很快就從電影的話題上拉了回來,繼續說他的這一次觀看古典戲劇的感受,由于之前的鋪墊,王德孚再一次提到這一次的看戲之旅時,可以說就是欲揚先抑了,也凸顯出了他的真情實感。
王德孚確實沒有從任何專業的角度來評價什么,只是作為一名純粹的觀眾,還是一名很是“戲盲”的角度,談了自己觀看了梅小玉表演之后的感受。
他表示他還是第一次在看戲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古典戲劇的魅力,他覺得自己被梅小玉的表演完全感染了,以至于在表演結束之后,他還特意去關注了一下表演者的名字,而以前就算朋友帶他去看什么什么戲劇大師的表演,他都感覺索然無味,他那時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天生就對古典戲劇不感冒。
只不過梅小玉的出現,拯救了他的這種對古典戲劇的無感,讓他明白了,好的表演,確實可以直接穿透身體,直達靈魂!
正是因為確實被感染到了,王德孚才會忍不住引用《洛神賦》,他還真不是想用《洛神賦》來表達梅小玉的美,純粹是覺得,她飾演的角色,確實讓他覺得,非常適合用《洛神賦》的那個經典段落來描述……
王德孚從來都沒有覺得,古典戲劇的那種裝束與妝容,到底有什么美的,哪怕是再美的美人,也扛不住那種妝容啊!
梅小玉也不是沒有看過某些古典戲劇評論家所寫的評論文章,他們最喜歡的,就是從某個非常刁鉆的角度,來評價戲者的表演,仿佛戲者不按照他們的評論去演,就算不上藝術,可是這幫戲劇評論家,有的怕是自己都不懂表演,就會嘰嘰歪歪而已。
王德孚這篇隨筆,開篇就說自己不懂古典戲劇,還表示沒法體會到古典戲劇的魅力,可以說很接地氣,讓梅小玉也覺得挺真實的,她很好奇這樣的“戲盲”能扯出什么東西來。
在對方說更喜歡電影時,梅小玉的眉頭下意識蹙起,她其實不是很喜歡電影,可能是因為總有一些人認為,電影才是更加現代的戲劇,注定會取代古典戲劇……
而到后來王德孚直截了當地大贊梅小玉的表演后,她整個人都不好意思了,她是真心沒有想到,自己一個新人花旦,都還沒有被那些戲劇評論家各種挑刺呢,結果首先被一位在文壇上頗有影響力的青年作家,吹上了天!
梅小玉的文學素養當然還是不錯的,所以自然一下子被驚艷到了,她之前也不是沒有聽說過王德孚的名頭,但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和對方,以這樣一種方式而結識,然后有所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