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二十幾年前他會瘋狂崇拜姜離。
本以為當了二十幾年國君會變得穩重,沒有想到瘋狂的骨子依舊在。
“就這么定了,寡人以身做餌,那就索性再誘人一些。”
三王子寧岐重重叩首道:“兒臣遵旨,父王保重。”
幾個時辰后!
寧岐三王子率領三萬大軍南下,回守國都。
猛將藍爆大失所望,一怒狂罵南下。
所有人紛紛震驚。
越王寧元憲腦子進水了嗎?
昏招百出啊!
你擔心蘇難謀反,之前不派大軍去守天西行省,反而氣沖沖地集結大軍北上要和吳王決戰。
現在蘇難謀反,你又擔心國都有失,急匆匆拍三王子率軍回師。
危急之下,你寧元憲真是昏聵無知,舉止失措。
現在整個北方防線上,你只有八萬大軍,吳王有十二萬。
這下,他不心動也要心動了。
身懷利器,殺心頓起啊!
誰能壓抑消滅一個王者的誘惑啊。
尤其是對于一個剛剛登基不久的年輕吳王?
如果打敗越王,大半個天北行省都會成為吳國疆土,那就是千秋功業了。
吳國一下子就能夠重新成為南部霸主。
………………
越國三王子寧岐率領三萬大軍南下,回師國都的消息第一時間傳到了吳王大營內。
吳啟狂喜。
“哈哈哈哈,這寧元憲簡直比想象中的還要昏聵百倍!”
“色厲內荏,虛張聲勢,說的就是這種人了。當日邊境會獵輸了,怒氣沖沖率領大軍御駕親征要和寡人決戰的是他,現在蘇難大軍還遠在千里,他也擔心國都有失,急匆匆派軍回守越都的也是他。”
“寧元憲此時想要退,卻又不敢退,害怕被天下人恥笑。”
“如此進退失據,昏招百出,也難怪越國會遭遇滅頂之災。”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寧元憲如此昏聵,我若是放過了他,寡人倒是要成為天下笑柄了。”
“下旨,從西邊調遣三萬大軍東進,增兵寡人大營!”
這話一出,幾位老臣紛紛勸誡。
大王不可,大王萬萬不要冒進,應該按照原來的部署,步步為營。
所謂兩王決戰本是戰略訛詐,萬萬不可弄假成真。
吳王譏諷道:“當年父王本要對卞逍下手,就是你們不斷勸誡,千萬不能冒進,要步步為營,否則會逼反卞氏。結果呢?讓卞逍從吳都脫困返回艷州,之后才有了艷州之變,讓我吳國沉淪的二十幾年。?”
這話一出,眾多心腹老臣頓時臉上無光。
吳王又道:“如今正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一旦讓寧元憲縮回到越都之中,那就錯失良機。天賜戰機,稍瞬即逝,若都像你們這般謹慎,口口聲聲步步為營。那寡人祖上也打不下這片江山,寡人現在也就是一介漁夫而已。”
“如今越國四面危機,隨時可能會被肢解,我吳國若不準備的充分,接下來分割越國的時候,楚國難道會謙讓我們嗎?”
頓時有一個老臣道:“艷州此時空虛,不若攻打艷州如何?奪回艷州,也是恢復祖上宗光,一雪前恥。”
吳王道:“是打敗寧元憲收獲大?還是打敗卞逍收獲大?”
當然是寧元憲,他畢竟是國君。
吳王又道:“卞逍和寧元憲,哪一個更好打?”
當然是寧元憲,他雖然會武功,但也是文人君王,而卞逍是一代名將,當然難打。
吳王又道:“是艷州險峻,還是上野城險峻?”
當然是艷州險峻,天北行省地勢平坦,一旦突破,勢如破竹。
吳王頓時將眾多心腹老臣說得啞口無言,毫無辯駁之力。
“下旨,從西邊調遣三萬大軍,進駐寡人大營!”
吳王旨意一出,事情再也挽回余地。
旨意一下!
吳國西軍三萬,浩浩蕩蕩開拔東進,前往吳王大營!
寧元憲的豪賭,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