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沒想到同在長江流域,位于中部地區的河安縣,也有做出一手好酥餅的糕點師傅。
他給唐市長分了一半,笑著感嘆道“小唐,看來今年的交流會舉辦的很有意義啊,吸引了這么多有才華的糕點師傅一起來,女同志,你叫什么名字”
寧凝笑著回答道“我叫寧凝。”
許老下意識地看了眼店鋪名,也姓寧,他理所當然的說道“這是你父親做的吧,做酥餅的手藝真不錯,桃花酥也很漂亮,一看就是老手藝人了,好老弟,好好把你的手藝傳承下去,為我們郭嘉的糕點文化貢獻一份力”
他說到后面是看著劉科長說的,顯然是把劉科長當成了寧記點心鋪的糕點師傅,寧凝的爸爸。
劉科長先是愣了下,快速地反應過來后,笑呵呵地上前解釋道“老大哥,您誤會了,雖然我很想有這么出色的女兒,但她真不是我姑娘,這些點心都是她做的,她是寧記點心鋪的老板”
此話一出,許老又扶了扶老花鏡看了看寧凝,隨后他哈哈大笑,指著寧凝跟身旁的人說道“小唐,沒辦這次活動前你敢想嗎嗯她年紀輕輕就有一門的好手藝,還生在了好時代,能趕上改革開放的春風,靠著這門手藝開一家點心鋪。
我猜現場像她這種學點心開鋪子的人還不少,雖然沒在內場,但是,足以證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種花家的點心文化又重新活了
我非常高興能在有生之年看到這一幕,像我們這些頭發胡子全白了的老人,指不定哪天就沒了,年輕人才是未來。
好啊,好
寧老板,好好干。”
許老拿著黑芝麻糖酥餅,慈祥地看著寧凝,感慨萬千的說道。
作為蘇式月餅的傳承人,他深知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郭嘉的點心文化,連原地踏步都是奢望,更別提進步。
也是趁著這個時候,西式的甜品文化,瘋狂的吞并,蠶食他們的市場,他不反對中西式點心文化交流,但他希望交流的前提是,雙方都能處于勢均力敵的高度。
現在海市的外灘上一水兒的西餅屋,各大酒店飯店也更喜歡推出西式的甜品,而他們的月餅,也只有在每逢中秋的時候,才會被大家廣泛的關注。
想起他小時候街上各大酥餅行,相互競爭,打得火熱的場面,現在是見不到了。
許老一時有些感慨萬千,看過好幾家展臺,這一家站臺并不同于傳統的點心鋪,也不屬于全部西式的甜品臺,反而是中西結合,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中西式交流。
一直跟在他們身側的電視臺攝像,將這一幕全部記錄了下來,而旁邊跟著的報社記者,也連續拍了好幾張不同角度的畫面。
他沒想到今天來拍現場,還能遇到這么上鏡的糕點師傅,本以為糕點師傅都是年過五十,可沒想到眼前的糕點師傅,不僅年輕,相貌還很出眾,最關鍵的是,許老還對她夸贊有加。
長得好加能力出眾,妥妥的大版面。
“謝謝爺爺的夸贊,我相信少年強則種花家強,你們所希望的,未來一定會實現。”
“好好一句少年強則種花家強,年輕人就得這樣,充滿朝氣,充滿希望”
許老滿眼贊賞地看著眼前的姑娘,年紀輕輕,手藝了得,還能當老板,能拿到內場的入場券,自然是能力了得,就是這樣優秀的年輕人,他卻沒在她身上看出一絲浮躁跟驕傲。
反而從她的言語里,聽出了她遠大的抱負和對未來的展望,這么優秀又踏實的年輕人,怎能讓人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