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桃覺得不虧。
薄利多銷,別看清水鎮的有錢人不多,但舍得買包子饅頭的人可不少,便是普通人家也樂意掏錢買。
甜兒有些淡,青桃又添了半勺,拿半勺水攪勻倒在面團上,和郭寒梅說道,“大嫂為人和氣,怎么會得罪她們,想必沒有像我這個年紀就自個出去做買賣的,她們覺得稀奇就多問了幾句而已。”
青桃不怎么去別人家串門,在鎮上亦沒朋友,她們怎么會平白無故幫自己說話
約莫是有人從中挑事。
長舌婦青桃見得多了,她勸郭寒梅別往心里去。
“我沒事,就是和你閑聊幾句而已。”
青桃看她一眼,郭寒梅臉上笑著,青桃便沒再說,轉而問起她去過鎮上的布莊沒
說起這個郭寒梅就滿臉遺憾,“去過了,許是清水鎮不講究外頭的風俗,收的繡品里沒有我繡的元帕。”
元帕是女子洞房花燭夜用來檢驗女子成親前是否是清白之身的,郭寒梅去布莊時有些難以啟齒,費了好大的勁兒才鼓足勇氣問出口,結果人家布莊壓根不收那玩意,而且看她的表情甚是怪異,郭寒梅扛不住了,灰溜溜趕緊走了。
沒少在心里慶幸沒有報譚秀才的名字,否則丟臉丟大了。
青桃又嘗了下味道,估摸著差不多了,拿白布蓋上,洗了手抓起筆開始記載用量,隨口問道,“大嫂沒想過繡別的”
“布莊給的價格太低了。”
青桃倒是能理解,都是老實過日子的百姓,溫飽尚且是個問題,哪兒舍得在衣著上費功夫。
便是譚秀才穿的衣服也沒幾件繡了花紋的。
她給郭寒梅出主意,“大嫂想手里的繡品賣個好價錢的話不如去州府瞧瞧”
“我”郭寒梅像聽了什么了不得的事,嘴巴張得能吞下個雞蛋。
她這輩子去得最遠的地方就是鎮上,青桃竟讓她往州府跑,她來路都找不著,被人賣去山里都不知道,她白著臉搖頭,“我膽子小,我可不敢。”
青桃也琢磨過自己的話略微不妥,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在郭寒梅眼里,譚青文去哪兒她就去哪兒,如果讓她離開譚青文獨自出院門她怕是想也不敢想的,青桃道,“我說的是將來有機會的話。”
郭寒梅還是覺得害怕。
兩人又陷入了沉默。
青桃還要揉做包子的面團,郭寒梅不說話,她也不吭聲了。
安安靜靜的。
青桃揉好面團收拾砧板灶臺時郭寒梅已經回屋了,揉包子時她添了半勺鹽,記在本子上后她也回屋睡覺了。
心頭惦記著事,天不亮她就醒了。
窗外黑漆漆的,隔壁有窸窸窣窣啃咬的聲音,青桃細聽了會兒,確定是譚青槐養的兔子后翻身下了床。
時辰還早,上房和東屋都沒動靜,她看了眼木盆里發的面,膨脹了約有兩倍大。
和青桃想的差不多。
她洗了手,系上圍裙,開始新一輪揉面。
郭寒梅揉著眼睛站在門口,有些吃驚,“還要揉”
院子里亮起光她就醒了,以為婆婆來灶房煮飯,嚇得她一個激靈爬起來。
竟是青桃。
理了理稍顯凌亂的衣衫,徑直走到灶臺邊。
蒸籠架在大鐵鍋里,鍋里還沒添水,郭寒梅舀了兩瓢水,淘好米就坐去灶臺后等著。
等青桃做好包子饅頭她就能生火了。
這是郭寒梅問過青桃的,上邊放蒸籠,下邊煮飯,互不影響。
青桃又把面揉成光滑的面團,隨即搓成長條放在撒了面粉的砧板上,然后用刀均勻地切成塊。